更多“问答题简述使用DataReader获取数据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DataAdapter对象
    (3)创建一个数据集对象
    (4)执行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将查询结果添加到数据集中
    (5)对数据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6)关闭连接

  • 第2题:

    简述DataReader和DataSet的异同


    正确答案: DataReader和DataSet最大的区别在于,DataReader使用时始终占用SqlConnection,在线操作数据库..任何对SqlConnection的操作都会引发DataReader的异常..因为DataReader每次只在内存中加载一条数据,所以占用的内存是很小的..因为DataReader的特殊性和高性能.所以DataReader是只进的..你读了第一条后就不能再去读取第一条了。
    DataSet则是将数据一次性加载在内存中.抛弃数据库连接..读取完毕即放弃数据库连接..因为DataSet将数据全部加载在内存中.所以比较消耗内存...但是确比DataReader要灵活..可以动态的添加行,列,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回传更新操作。

  • 第3题:

    简述使用RTK GPS采集数据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安装基准站
    2.配置坐标系统
    3.新建、保存任务
    4.设置基准站
    5.启动基准站
    6.设置移动站
    7.启动移动站
    8.点校正
    9.测量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数据库设计步骤。

    正确答案: (1)需求分析;
    (2)确定需要的表;
    (3)确定所需字段;
    (4)确定主键;
    (5)确定联系;
    (6)设计求精与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

    正确答案: ①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③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运行和维护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RUP中需求获取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制品。

    正确答案: 需求获取的步骤和相关制品:
    第1步是列出候选的特征,相关制品是特征表。
    第2步是理解系统语境,相关制品是领域模型或业务模型。
    第3步是捕获系统功能需求,相关制品是用况模型(usecase模型)。
    第4步是捕获非功能需求,相关制品是补充的需求或针对特殊需求的用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请简述使用DataAdapter对象和DataSet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的程序设计步骤。

    正确答案: 一般步骤:1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2建立Command对象,执行查询语句命令。3建立DataAdapter对象。4建立DataSet对象。5使用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填充DataSet对象。6将DataSet对象数据集中的数据显示出来。
    向DataSet对象中添加行:第一步:为数据集中的某个数据表添加一个新行;第二步:给新行的各列赋值;第三步:把新行添加到数据表的行集合中。
    从DataSet对象中删除行:MyDs.Tables["Student"].Row[4].Delete();
    修改DataSet对象中的数据:MyDs.Tables["Student"].Row[4]["Native"]="南京";
    利用DataSet对象更新数据源:对DataSet对象的更改并没有实际写入到数据源中,要将更改传递给数据源(即使用DataSet对象更新数据源),还需调用DataAdapter对象的Update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数据处理时为什么要使用主观概率法,并简述它的主要步骤?

    正确答案: 概率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两种。客观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先于试验而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概率是建立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如果不能大量重复试验怎么办?尤其是不能试验或在试验之前怎么办?特别是许多经济问题是不能试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主观概率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估计。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主观概率。
    第二步,计算综合预测值。
    第三步,计算平均偏差程度,校正预测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由影像获取DEM数据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作业速度快
    (2)作业范围大
    (3)作业经费省
    (4)工作自动化程度高
    (5)成果现势性好
    (6)建模比例尺覆盖1:500-1:1000000
    (7)是获取DEM数据的主要方法
    (8)作业对设备及技能有一定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USB数据转存器转存记录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1、转存前先切换工作主备机。
    2、15S后,观察记录器板面上ST、COM、CFC三个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
    3、若正常,将USB数据转存器插入USB口,此时USB指示灯应快闪。
    4、CFC和USB快闪,其他灯均灭,表示进入转存过程。
    5、CFC和USB两灯均2秒一闪表示转存完成。此时可拔出USB数据转存器,之后记录器板自动复位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RNC数据配置步骤?

    正确答案: 1.创建子网
    2.创建配置集
    3.创建RNC全局资源
    4.创建机架
    5.检查单板配置信息
    6.统一分配IPUDPIP地址
    7.ATM通信端口配置
    8.添加IU-CS的通信端口
    9.添加IU-PS的通信端口
    10.Iu_AAL2路径组配置
    11.创建IU-CS局向
    12.创建IU-PS局向
    13.创建IUB局向
    14.OMCB的IP通道配置
    15.创建NodeB网元
    16.创建服务小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使用Command的()方法可以检索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DataReader。
    A

    ExecuteReader

    B

    ExecuteScalar

    C

    ExecuteNonQuery

    D

    ExecuteQuery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6请简述使用Command和DataReader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的步骤。


    正确答案: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创建Command对象,指定查询语句。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建立DataReader对象。使用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逐行读取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关闭DataReader对象和数据库连接。

  • 第14题:

    ADO.NET允许以两种方式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一种是使用DataReader对象;第二种是使用()对象


    正确答案:DataAdapter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在需求获取中使用原型方法的主要步骤。

    正确答案: 在需求获取中使用原型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确定原型需求。搞清楚为什么要开发原型,拥有的起始点是什么,期望的结束标准是什么。
    ②原型开发。依据原型的需求特点和开发目的,选择原型的开发方法和构建技术,建立初始原型。
    ③原型评估。对上一阶段产生的原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者的反馈判断原型是否满足结束标准。评估者一般是用户和开发者。
    ④原型修正。如果已经建立的原型达到了目的,就结束原型方法过程。否则根据评估者反馈的不足进行原型调整,调整完成后准备再次进行原型评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DataAdapter对象
    (3)创建一个数据集对象
    (4)执行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将查询结果添加到数据集中
    (5)对数据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6)关闭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数据可物理设计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存储记录的格式设计
    2)存储方法设计。方式有顺序,杂凑,索引,聚簇
    3)访问方法设计
    4)完整性和安全性考察
    5)应用设计
    6)形成物理设计说明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DataRead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命令对象
    (3)打开该连接对象
    (4)定义一个DataReader变量,并执行命令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将结果返回给定义的DataReader变量
    (5)使用DataReader的Read方法循环读取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6)关闭命令和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步骤。

    正确答案: 首先使用ADO数据控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命令对象对数据库发出SQL命令,从数据库中选择数据构成记录集;应用程序对记录集进行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地面数据开发的任务和步骤。

    正确答案: 任务:地面数据开发系统主要完成的各机务段地面数据的整理、输入和修改,并最终形成芯片写入文件装车。
    步骤:划分交路、车站编号、线路测距、编辑地面数据、编辑地面数据、生成写入文件和写EPRO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DataReader和DataSet的异同

    正确答案: D.ataReader和DataSet最大的区别在于,DataReader使用时始终占用SqlConnection,在线操作数据库..任何对SqlConnection的操作都会引发DataReader的异常..因为DataReader每次只在内存中加载一条数据,所以占用的内存是很小的..因为DataReader的特殊性和高性能.所以DataReader是只进的..你读了第一条后就不能再去读取第一条了。
    D.ataSet则是将数据一次性加载在内存中.抛弃数据库连接..读取完毕即放弃数据库连接..因为DataSet将数据全部加载在内存中.所以比较消耗内存...但是确比DataReader要灵活..可以动态的添加行,列,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回传更新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根据已知书目信息获取原文的三个步骤。

    正确答案: 已知书目信息获取原文的步骤有三:
    一是根据书目信息中的特征词,判断出文献的类型;
    二是从已知的书目信息中选择查找馆藏的检索入口,例如责任者、书名、主题词等,使用公共书目查询系统(OPAC,WEBPAC,iPAC),以便确定查询文献的馆藏;
    三是办手续借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更新语句的命令对象
    (3)对该命令对象添加需要的参数并赋值
    (4)打开该连接对象
    (5)执行命令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
    (6)关闭命令和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6请简述使用Command和DataReader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的步骤。

    正确答案: 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创建Command对象,指定查询语句。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建立DataReader对象。使用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逐行读取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关闭DataReader对象和数据库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