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使用DataReader获取数据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使用JNDI配置数据源对象时,配置的步骤包括() 

    • A、 配置context.xml
    • B、 配置web.xml
    • C、 添加数据库驱动
    • D、 使用lookup()方法来获取数据源对象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简述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更新语句的命令对象
    (3)对该命令对象添加需要的参数并赋值
    (4)打开该连接对象
    (5)执行命令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
    (6)关闭命令和连接

  • 第3题:

    6请简述使用Command和DataReader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的步骤。


    正确答案: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创建Command对象,指定查询语句。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建立DataReader对象。使用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逐行读取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关闭DataReader对象和数据库连接。

  • 第4题:

    简述DataReader和DataSet的异同


    正确答案: DataReader和DataSet最大的区别在于,DataReader使用时始终占用SqlConnection,在线操作数据库..任何对SqlConnection的操作都会引发DataReader的异常..因为DataReader每次只在内存中加载一条数据,所以占用的内存是很小的..因为DataReader的特殊性和高性能.所以DataReader是只进的..你读了第一条后就不能再去读取第一条了。
    DataSet则是将数据一次性加载在内存中.抛弃数据库连接..读取完毕即放弃数据库连接..因为DataSet将数据全部加载在内存中.所以比较消耗内存...但是确比DataReader要灵活..可以动态的添加行,列,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回传更新操作。

  • 第5题:

    简述使用GPT2000全站仪实施数据采集的步骤。


    正确答案: 1.数据采集准备工作
    (1)测站设置
    (2)参数设置
    (3)检查内存空间
    2.数据采集的操作步骤
    (1)键入控制点坐标
    (2)整置仪器
    (3)输入数据采集文件名
    (4)输入测站点数据
    (5)输入后视点(定向点)数据
    (6)定向
    (7)碎部点测量

  • 第6题:

    简述使用TOPCON-211D全站仪实施数据采集的步骤?


    正确答案: 数据采集步骤为:
    (1)输入控制点坐标:输入便于记忆的文件名(如班级代号或姓名声母)。输入点号PT#,一般从表面上1开始(也可以是字符串点名)。依次输入N(X)、E(Y)、Z(H)坐标数据。输入完坐标后,进入下一个点的输入,点号PT#自动加1。
    (2)整置仪器: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仪器,按下仪器电源开关[POWER],转动望远镜,使全站仪进入观测状态,再按[MENU]键,进入主菜单。
    (3)输入数据采集文件名:在主菜单下,选择数据采集(DATACOLLECT),输入数据采集文件名。
    (4)输入测站点数据:在数据采集菜单下,选择F1(OCC.PT#INPUT),分别输入测站点的点号(PT#)或坐标(N,E,Z)、测站编码(ID)、仪器高(INSHT)。
    (5)输入后视点数据:在数据采集菜单下,按F2(BACKSIGHT)键进入后视点(定向点)数据设置状态。按F4(BS)键即可输入定向点坐标或定向角。
    (6)定向:当测站点数据和后视点数据输入完成后,按F3(MEAS)键,再照准后视点,选择一种测量模式,如按F2(SD)键,进入斜距测量;按F3(NEZ)键,进入坐标测量。
    (7)碎部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依次输入点号、编码、目标高(镜高),选择某一测量方式[如斜距(SD)或坐标(NEZ)]开始测量、记录。
    (8)数据记录:
    ①文件状态(FILESTATUS)
    ②查阅(SEARCH)
    ③文件管理(FILEMAINTAN)
    ④输人坐标(COORD.INPUT)
    ⑤删除坐标(DELETECOORD)
    ⑥输入编码(PCODEINPUT)
    ⑦数据传送(DATATRANSFER)
    ⑧初始化(INITIALIZE)

  • 第7题:

    单选题
    数据分析的四个步骤依次是()
    A

    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数据

    B

    获取数据、呈现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

    C

    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数据、分析数据

    D

    呈现数据、分析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使用JNDI配置数据源对象时,配置的步骤包括()
    A

    配置context.xml

    B

    配置web.xml

    C

    添加数据库驱动

    D

    使用lookup()方法来获取数据源对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步骤。

    正确答案: 首先使用ADO数据控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命令对象对数据库发出SQL命令,从数据库中选择数据构成记录集;应用程序对记录集进行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ADO.NET中,DataReader对象的()属性获取当前行中的列数。
    A

    hasrows

    B

    item

    C

    fieldcount

    D

    recordsaffecte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Command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更新语句的命令对象
    (3)对该命令对象添加需要的参数并赋值
    (4)打开该连接对象
    (5)执行命令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
    (6)关闭命令和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6请简述使用Command和DataReader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的步骤。

    正确答案: 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创建Command对象,指定查询语句。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建立DataReader对象。使用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逐行读取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关闭DataReader对象和数据库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步骤。


    正确答案:首先使用ADO数据控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命令对象对数据库发出SQL命令,从数据库中选择数据构成记录集;应用程序对记录集进行操作。

  • 第14题:

    简述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DataAdapter对象
    (3)创建一个数据集对象
    (4)执行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将查询结果添加到数据集中
    (5)对数据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6)关闭连接

  • 第15题:

    请简述使用DataAdapter对象和DataSet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的程序设计步骤。


    正确答案: 一般步骤:1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2建立Command对象,执行查询语句命令。3建立DataAdapter对象。4建立DataSet对象。5使用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填充DataSet对象。6将DataSet对象数据集中的数据显示出来。
    向DataSet对象中添加行:第一步:为数据集中的某个数据表添加一个新行;第二步:给新行的各列赋值;第三步:把新行添加到数据表的行集合中。
    从DataSet对象中删除行:MyDs.Tables["Student"].Row[4].Delete();
    修改DataSet对象中的数据:MyDs.Tables["Student"].Row[4]["Native"]="南京";
    利用DataSet对象更新数据源:对DataSet对象的更改并没有实际写入到数据源中,要将更改传递给数据源(即使用DataSet对象更新数据源),还需调用DataAdapter对象的Update方法。

  • 第16题:

    ADO.NET允许以两种方式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一种是使用DataReader对象;第二种是使用()对象


    正确答案:DataAdapter

  • 第17题:

    简述使用RTK GPS采集数据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安装基准站
    2.配置坐标系统
    3.新建、保存任务
    4.设置基准站
    5.启动基准站
    6.设置移动站
    7.启动移动站
    8.点校正
    9.测量

  • 第18题:

    填空题
    ADO.NET允许以两种方式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一种是使用DataReader 对象;第二种是使用()对象

    正确答案: DataAdapter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使用DataAdapter获取数据的步骤是: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DataAdapter对象
    (3)创建一个数据集对象
    (4)执行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将查询结果添加到数据集中
    (5)对数据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6)关闭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使用DataReader获取数据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创建一个连接对象
    (2)创建一个包含相应数据库查询语句的命令对象
    (3)打开该连接对象
    (4)定义一个DataReader变量,并执行命令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将结果返回给定义的DataReader变量
    (5)使用DataReader的Read方法循环读取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6)关闭命令和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ADO.NET中,DataReader对象的()方法获取指定列的的值。
    A

    getdatatypename

    B

    getname

    C

    getvalue

    D

    rea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DataReader和DataSet的异同

    正确答案: D.ataReader和DataSet最大的区别在于,DataReader使用时始终占用SqlConnection,在线操作数据库..任何对SqlConnection的操作都会引发DataReader的异常..因为DataReader每次只在内存中加载一条数据,所以占用的内存是很小的..因为DataReader的特殊性和高性能.所以DataReader是只进的..你读了第一条后就不能再去读取第一条了。
    D.ataSet则是将数据一次性加载在内存中.抛弃数据库连接..读取完毕即放弃数据库连接..因为DataSet将数据全部加载在内存中.所以比较消耗内存...但是确比DataReader要灵活..可以动态的添加行,列,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回传更新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使用Command的()方法可以检索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DataReader。
    A

    ExecuteReader

    B

    ExecuteScalar

    C

    ExecuteNonQuery

    D

    ExecuteQuery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