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国有企业提供产品的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差别,可以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参与市场竞争,而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为保证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前者包括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等。后者包括新闻广播、邮政电讯、城市自来水和煤气等。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要保证最优的供给,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对于纯公共产品,政府应免费提供。对于准公共产品,可以收取一定费用。改革主要是准公共产品企业的改革。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垄断程度高、社会目标在这类企业中应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因而实行国有国营模式。
这种国有国营企业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②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③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④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规制;⑤对收入分配的控制;⑥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
(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存在自然垄断的行业具有这样的特征: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因此进入该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具有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逐步下降的特征,这样企业就有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这种由生产技术的性质所决定的垄断,即自然垄断。
基础产业就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等设施。在我国现阶段,基础产业还不适宜完全按市场化的标准改造成为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国有国控模式与国有国营模式的区别在于:国有国控模式中政府不再是经营者,同时在很多企业中也不是唯一的所有者(允许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占有主体可以多元化),但国有资本具有控制力。
根据不同垄断性企业的情况,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同程度的分离。在此情况下,政府实施所有权约束,并设置必要的进入许可规则来维持垄断,以保证规模效益。
(3)竞争性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由国家投资建成、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
这类企业应改造成为股份公司。使之成为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
进行股份制改造,需要明确产权关系:①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其相应的权益,界定产权的归属主体。②产权主体行为满足经济人假设——产权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③明确产权主体的权益及责任。④使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⑤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衡。⑥对产权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
(4)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企业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卸下不得不常常为它们“输血”的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因此,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