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突出于背景的阵发性活动
背景双侧枕区活动略不对称
思睡期阵发性慢活动夹杂少量前头部小棘波
过度换气诱发广泛性慢波
非药物性持续性中-高波幅β活动
第1题:
关于典型失神发作脑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额区可提前出现1~2个棘慢波
B、发作结束后前头部有时可见慢波活动持续1~2秒
C、双侧半球棘慢波可有轻度不对称
D、发作开始时棘慢波常为3.5~4.5Hz,结束前常为2.5~2.8Hz
E、可以为双棘慢波或多棘慢波
第2题: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混合棘慢波阵发,为异常脑电图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为异常脑电图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性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被称为发育不成熟的棘慢波,随发育成熟多数消失
思睡期广泛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预示患儿日后会转变为癫痫
思睡期广泛σ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提示患儿目前为癫痫
第3题:
背景活动正常,出现双侧对称的有规律的2.5Hz的棘慢波综合
背景活动不正常,出现双侧对称的有规律的3Hz的棘慢波综合
背景活动正常,出现双侧不对称的3Hz的棘慢波综合
背景活动不正常,出现双侧不对称的3Hz的棘慢波综合
背景活动正常,出现双侧对称的有规律的3Hz的棘慢波综合
第4题:
小发作为规律和对称的3周/秒棘—慢波,背景活动正常
不典型失神发作为较慢而不规则的棘—慢波或尖慢波,背景活动异常
单纯部分性发作,脑电图变化在症状同侧相应的皮质区域
强直性发作为低电位10周/秒波,波幅渐增高
婴儿痉挛症为弥漫性高电位不规则慢活动,杂有棘波和尖波
第5题:
出现突出于背景的阵发性活动
背景双侧枕区活动略不对称
思睡期阵发性慢活动夹杂少量前头部小棘波
过度换气诱发广泛性慢波
非药物性持续性中-高波幅β活动
第6题:
思睡期阵发性θ节律
觉醒反应时的慢波发放
思维活动时额区的θ活动
儿童过度换气中的高波幅慢波节律暴发
睁眼状态时枕导慢波活动
第7题:
背景节律为8~9Hz,调节调幅不良
过度换气诱发以双侧后头部为著的2~5Hz慢波活动
闪光刺激时诱发光肌阵挛反应
思睡期出现6~7Hz阵发性θ活动,以中央、顶区为主
后头部α节律中混有少量慢波活动及节律
第8题:
正常小儿脑电图
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
界线性小儿脑电图
异常小儿脑电图
轻度异常小儿脑电图
第9题:
典型的失神发作脑电图的特点为()
第10题:
局灶性慢波
弥漫性慢波
背景活动异常
过度换气中出现明显δ反应
痫样放电
第11题:
异常儿童脑电图,睡眠期右侧中颞区棘慢波发放,考虑癫痫
异常儿童脑电图,过度换气未诱发慢波增多,监测到症状不伴异常放电
异常儿童脑电图,睡眠期右侧中颞区棘慢波发放,监测到症状不伴异常放电
异常儿童脑电图,闪光刺激诱发枕区节律同化,睡眠期右侧中颞区棘慢波发放,监测到癫痫病发作
异常儿童脑电图,过度换气未诱发慢波增多,闪光刺激诱发枕区节律同化,睡眠期右侧中颞区棘慢波发放
第12题:
背景活动持续不对称,提示异常
后头部插入性慢波,提示正常
清醒期右侧枕区一过性慢波,提示正常
清醒期右侧枕区节律性慢波阵发,提示异常
后头部眼运动相关的一过性慢波,提示正常
第13题:
广泛存在高波幅慢棘慢复合波放电
棘波常表现为后头部波幅最高
棘波前头部只有慢波成分
与典型失神发作相比,起始与终止均较快
背景活动正常
第14题:
卡马西平主要表现是α活动减少,慢波活动和β频段以上的快波活动轻度增加
苯妥英钠可表现出弥漫性θ、δ活动及阵发性慢波异常
巴比妥类主要表现为慢波明显增加α活动增加
地西泮可引起广泛性β活动增加
丙戊酸可使双侧同步高波幅慢波活动
第15题:
棘慢复合波节律
良性棘慢复合波
慢棘慢复合波
阵发性慢波
手套型波
第16题: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混合棘慢波阵发,为异常脑电图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为异常脑电图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性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被称为发育不成熟的棘慢波,随发育成熟多数消失
思睡期广泛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预示患儿日后会转变为癫痫
思睡期广泛σ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提示患儿目前为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