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生产裂纹(层裂或表面裂纹)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生产裂纹(层裂或表面裂纹)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简述生产裂纹(层裂或表面裂纹)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铸件开裂,裂纹表面呈氧化色称为热裂;裂纹表面发亮称为冷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牙隐裂又称()或不全牙裂,指牙冠表面的()细小裂纹。


    正确答案:牙微裂,非生理性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焊接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再热裂纹是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再次加热而产生的裂纹,再热裂纹又称为焊后热处理裂纹或消除应力回火裂纹。再热裂纹的防止措施是控制基本金属及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适当调整各种敏感元素(如铬、钼、钒等)的含量;二是选择抵抗再热裂纹能力高的焊接材料;三是设计上改进接头形式,减小接头刚性和应力集中,焊后打磨焊缝至平滑过渡;四是合理选择清除应力回火温度,避免采用600℃这个对再热裂纹敏感的温度,适当减慢回火时的加热速度,减小温差应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焊接冷裂纹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焊接裂纹,也叫延迟裂纹。产生的原因是:钢种的淬硬倾向大;焊接接头受到的拘束应力;较多扩散氢的存在和浓集。冷裂纹多产生在热影响区或热影响区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冷裂纹的防止措施一是选用优质的低氢焊条,可减少焊缝的氢;二是焊条和焊剂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烘干,严格清理焊丝和工件坡口两侧的油、锈、水分,控制环境温度;三是改善焊缝金属的性能,加入某些合金元素以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四是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五是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降低焊接应力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使用37°探头轨底横向裂纹定位法和轨底外观检查相结合方法,综合分析生产回波原因确认轨底台阶或()。

    • A、纵向裂纹
    • B、焊缝
    • C、螺孔裂纹
    • D、横向裂纹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冷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氢、淬硬组织、焊接应力。
    防止措施:
    (1)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2)减少氢的工艺措施:焊前将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在100-150ºC下保存随用随取。清理坡口边缘的油、水、锈干净;
    (3)选用碱性低氢型焊材;
    (4)选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多层多道焊,采取锤击焊缝以减少拘束应力;
    (5)焊后及时进行消氢处理;
    (6)焊后热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挤压制品的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减少裂纹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裂纹的产生是由于制品表面层的附加拉应力超过了表面金属的强度所造成。
    (1)适当降低挤压温度;
    (2)控制合适的挤压速度;
    (3)合理设计、加工模具,精心修模;
    (4)对锭坯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
    (5)采用等温挤压、锭坯梯温加热等挤压新技术、新工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生产裂纹(层裂或表面裂纹)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1)泥料水分过大或过小;
    (2)重压;
    (3)砖坯转角处无弧度;
    (4)模板或模芯磨损有凹陷
    (5)模套、模芯不直、锥度太小;
    (6)装模无锥度出现上口小下口大的现象
    排除方法:(1)注意配料;
    (2)注意加压方式;
    (3)转角处使弧度半径>3mm;
    (4)更换模具;
    (5)更换模套、模芯;
    (6)重新安装模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