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0×10/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示ALT80单位(正常<40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 疟疾B 伤寒C 病毒性的肝炎D 钩端螺旋体病E 粟粒型肺结核

题目
单选题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0×10/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示ALT80单位(正常<40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疟疾

B

伤寒

C

病毒性的肝炎

D

钩端螺旋体病

E

粟粒型肺结核


相似考题
更多“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女10岁,持续发热12d,体温38~ 39℃,每日腹泻3~5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1×109/L,肥达反应O 1:80,H 1:160,肝功ALT80U/L,尿胆原(+),胆红素(-),抗- HBs(阳性)。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10岁,持续发热12d,T 38~39℃,每日腹泻3~5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WBC 5.1×109/L肥达反应的结果为O 1:80,H 1:160,肝功 ALT80U/L,尿胆原(+),胆红素(-),抗HBs(阳性)。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男性,35岁。浙江人,一月前因捕鱼着凉,今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

    该病原体虫中间宿主是

    A、川卷螺
    B、豆螺
    C、钉螺
    D、沼螺
    E、扁卷螺

    答案:C
    解析:
    日本血吸虫病史日本血吸虫计生在人体门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只有存在钉螺感染的地区才能构成血吸虫病流行。所有答案是C,其他不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 第4题:

    40岁男性,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体: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副伤寒
    • C、阿米巴肝脓肿
    • D、急性血吸虫病
    •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0×109/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示ALT80单位(正常<40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疟疾
    • B、伤寒
    • C、病毒性的肝炎
    • D、钩端螺旋体病
    •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或4次,稀便;肝肋下l.0cm,脾肋下2.Ocm;血白细胞5.0×109/L;肥达反应“0”1:160:“H”1:160;肝功检查:ALT 80单位(正常<40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疟疾

    B

    伤寒

    C

    病毒性的肝炎

    D

    钩端螺旋体病

    E

    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

  • 第7题:

    单选题
    40岁男性,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体: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副伤寒

    C

    阿米巴肝脓肿

    D

    急性血吸虫病

    E

    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7岁男孩,持续发热两周,体温39℃,腹泻3~5次/日,稀便,肝大,肋下2.0cm,脾大1.0cm,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60,杆状细胞0.10,淋巴细胞0.30,肥达反应"O"1:80、"H"1:160,ALl210单位(正常<40单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疟疾

    B

    乙型肝炎

    C

    伤寒

    D

    钩体病

    E

    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性,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月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嗜酸粒细胞0.4%,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副伤寒

    C

    阿米巴肝脓肿

    D

    急性血吸虫病

    E

    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以上疾病均可有反复高热,肝脾肿大。但由于患者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阿米巴肝脓肿及急性血吸虫病可能性最大。阿米巴肝脓肿尚有果酱样大便,伴荨麻疹少见。

  • 第10题:

    单选题
    7岁男孩,持续发热2周,体温39℃,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肝大,肋下2.0cm,脾大,肋下1.0cm。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6,杆状粒细胞0.1,淋巴细胞0.3;肥达反应“O”1:80,“H”1:160;ALT210单位(正常<40单位)。诊断最可能为(  )。
    A

    疟疾

    B

    乙型肝炎

    C

    伤寒

    D

    钩端螺旋体病

    E

    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d,体温38~39℃,每日腹泻3~5次,稀便,肝肋下1.0cm,睥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1×109/L肥达反应O 1:80,H 1:160,肝功ALT 80U/L,尿胆原(+),胆红素(-),抗-HBs阳性。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男性,35岁。海上作业为主,今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
    [问题2][单选题]
    构成本病基本病变改变是

    A、成虫
    B、毛蚴
    C、尾蚴
    D、童虫
    E、虫卵

    答案:E
    解析:
    在血吸虫感染全过程中,在来自各发育阶段如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抗原刺激下,宿主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并诱发相应的病理变化,尤其是虫卵抗原所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构成了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将血吸虫视为一种免疫性疾病。

  • 第13题:

    患者,男,35岁,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L,嗜酸性粒细胞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副伤寒
    • C、阿米巴肝脓肿
    • D、急性血吸虫病
    •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7岁男孩,持续发热两周,体温39℃,腹泻3~5次/日,稀便,肝大,肋下2.0cm,脾大1.0cm,血白细胞1.5×10/L,中性粒细胞0.60,杆状细胞0.10,淋巴细胞0.30,肥达反应"O"1:80、"H"1:160,ALl210单位(正常<40单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 A、疟疾
    • B、乙型肝炎
    • C、伤寒
    • D、钩体病
    • E、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20岁男性,持续发热14日,体温39~40℃,乏力,腹胀,大便每日2-3次,稀便,有耳鸣。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败血症
    • B、伤寒
    • C、肺结核
    • D、斑疹伤寒
    • E、急性血吸虫病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L,嗜酸性粒细胞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副伤寒

    C

    阿米巴肝脓肿

    D

    急性血吸虫病

    E

    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35岁男性,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月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体: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血象:白细胞15×109/L,嗜酸粒细胞0.4。其诊断最可能是(  )。
    A

    副伤寒

    B

    伤寒

    C

    阿米巴肝脓肿

    D

    急性血吸虫病

    E

    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 E
    解析: 其诊断最可能是急性血吸虫病

  • 第18题:

    单选题
    男性,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月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体: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血象:自细胞15×109/L,嗜酸粒细胞0.4。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副伤寒

    B

    伤寒

    C

    阿米巴肝脓肿

    D

    急性血吸虫病

    E

    粟粒型结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或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白细胞5.0×109/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ALT80单位(正常<40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诊断最可能是(  )。
    A

    疟疾

    B

    伤寒

    C

    病毒性的肝炎

    D

    钩端螺旋体病

    E

    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