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西周五刑[2011、2007年真题]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西周五刑[2011、2007年真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周五刑,是指西周时期,其主体刑罚体系依然是夏、商以来代代相传的“五刑”:墨、劓、剕、宫、大辟。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比较完备的刑罚体系。具体如下:①墨刑,又称黥刑,是在罪人面部或额头刺字,并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所以,墨刑既是刻人肌肤的身体刑,又是使人蒙受耻辱以区别于常人的耻辱刑。墨刑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②劓刑,即割去受刑人的鼻子。劓刑较墨刑为重。③剕刑,也作刖刑,是砍去罪人足的重刑。与砍去手足相类似的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④宫刑,是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对男性为去势,对女性为幽闭。⑤大辟,是死刑的总称。在早期社会中,死刑的方法多种多样,统称为大辟。夏代以后,商、周及春秋之际,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一直被作为主体刑罚而广泛使用,其影响及于秦汉。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名词解释题西周五刑[2011、2007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五刑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01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唐律》中的五刑分别为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具体内容如下:
    (1)死刑,是指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唐律只规定绞、斩两种死刑,较前代轻缓了许多,绞也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2)流刑,是指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钳或枷服劳役一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唐律规定流刑有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规定加役流刑,除流三千里外,还要居作三年,用以替代某些死刑。
    (3)徒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的一种刑罚。唐律把徒刑分为五等,即徒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4)杖刑,是指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又称法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的一种刑罚。唐律杖刑分为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共五等。
    (5)笞刑,是指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的一种刑罚。唐律笞刑分为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填空题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扑、赎、流四刑。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名词解释题
    班级经营[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班级经营是指教师或学生遵循一定的准则,通过计划、组织、督导和预期等活动,适当而有效地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项业务,以发挥教学效果,完成教育目标的历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多选题
    西周将故意犯罪不称为(  )。[2011年真题]
    A

    非眚

    B

    非终

    C

    D

    惟终


    正确答案: D,A
    解析:
    西周在观念上和制度上已经开始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惯犯与偶犯进行明确的区分,给予绝然不同的处罚。《尚书·康诰》中记载说,“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时乃不可杀”。其中,“眚”是指过失之意,非眚即是故意。“惟终”是指惯犯,“非终”则是指偶犯。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土地信息系统[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土地信息系统是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服务,能够收集、组织、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土地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是土地管理部门的辅助决策系统,是以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合理的收集、组织、贮存、加工、应用和传播策略,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实现对土地信息的分类、检索、排序、统计、分析、综合等功能,并根据专家经验和国家法规、政策以及土地管理的工作模式,在地籍管理、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动态检测、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土地整理、土地监察等方面协助土地管理人员完成土地管理的工作任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西周的“九刑” 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正确答案: 鞭,扑,赎,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具五刑

    正确答案: 秦汉时期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墨、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最早用“审计”一词命名审计机构的朝代是(  )。[2011年初级真题]
    A

    西周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国的国家审计起源甚早,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A项,西周设有“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B项,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C项,唐代比部隶属于尚书省刑部,对中央各部门、地方、军镇等所有的收入、支出及物资等进行审计,是我国古代少有的专职、独立、常设审计机构。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西周礼刑关系的主要内容。[2011、2019年真题]

    正确答案:
    西周时期的“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周礼的性质及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是中国早期法制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礼”
    “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在夏、商时期,作为言行规范的“礼”就已经存在。其包括抽象的精神原则和具体的礼仪形式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精神原则方面看,“礼”的核心在于“亲亲”和“尊尊”,在于强调等级名分、等级差别。从具体的礼仪形式方面看,“礼”通常有“五礼”“六礼”和“九礼”之说。“五礼”包括吉、嘉、宾、军、凶等五个方面的礼仪。在西周时期,周礼对全社会起着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其具有如下特征:
    ①周礼具有规范性。无论是作为抽象的精神原则的“礼”,还是表现为具体的礼仪形式的“礼”,都是对社会成员所作出的明确的言行规则,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以,“礼”所有的规范性,是其固有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周礼具有国家意志性。在西周政权创建的最关键时期,周公作为西周王室的近亲和国家权力中枢的核心成员,周公参与了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活动,是西周初期国家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和执行者。周礼经过周公的制定和整理,并在全社会得到宣传和推行。
    ③周礼具有很强烈的国家强制性。周礼是能够适用刑罚处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因为许多有关西周的文献资料都已证明,违背“礼”的行为,都会适用国家刑罚的处罚。
    (2)“刑”
    在先秦史籍中,“礼”与“刑”是两个经常并列出现的重要范畴。“刑”原作“开刂”。在先秦时代,“刑”有三层含意:①专指砍头的刑罚,这是“刑”字的原始含义;②所有刑罚的通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刑罚的广泛运用,“刑”字也逐渐从狭义的砍头刑罚逐渐演变成抽象的概念,泛指所有的刑罚;③泛指与刑罚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
    (3)“礼”与“刑”的关系
    ①在先秦时期,动用刑罚处罚是国家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调整手段,任何违背统治者意志、违背国家既定秩序的行为,最终都会招致刑罚处罚,几乎所有的法律都会与刑罚有关。所以用“刑”字来指代法律是一件自然的事。在先秦时期“礼”与“刑”常被并列使用,因此,使人们在观念上把二者当作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
    ②西周时期的“礼”与“刑”都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礼”是积极、主动的规范,强调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强调惩恶于已然的制裁。
    ③“礼”总是从正面主动地提出要求,对人们的言行作出正面的“指引”,明确要求人们应该、可以做什么,不应该、不可以做什么;“礼”的功能,重在“教化”,“刑”的功能,重在制裁,相对处于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悖“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行为,必然为“刑”所不容,即“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西周五刑[2011、2007年真题]

    正确答案:
    西周五刑,是指西周时期,其主体刑罚体系依然是夏、商以来代代相传的“五刑”:墨、劓、剕、宫、大辟。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比较完备的刑罚体系。具体如下:①墨刑,又称黥刑,是在罪人面部或额头刺字,并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所以,墨刑既是刻人肌肤的身体刑,又是使人蒙受耻辱以区别于常人的耻辱刑。墨刑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②劓刑,即割去受刑人的鼻子。劓刑较墨刑为重。③剕刑,也作刖刑,是砍去罪人足的重刑。与砍去手足相类似的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④宫刑,是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对男性为去势,对女性为幽闭。⑤大辟,是死刑的总称。在早期社会中,死刑的方法多种多样,统称为大辟。夏代以后,商、周及春秋之际,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一直被作为主体刑罚而广泛使用,其影响及于秦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土地资源[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资源是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来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前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西周“三不去”[2015、2019年真题]

    正确答案:
    西周“三不去”,是指按西周时期礼制,女子若有“三不去”理由之一者,夫家即不能休妻。“三不去”是指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具体内容为:①“有所娶而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尚有娘家可回,但休弃时已无本家亲人可依,此时休妻将置女子无家可归的境地,故不能休妻;②“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嫁入夫家后,曾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如此则该女子已经对公婆尽子女之孝道,故不能休妻;③“前贫贱后富贵”是指娶妻时贫贱,但以后变得富贵,贫贱时娶之,富贵时休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名词解释题
    教育行政法律责任[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教育行政法律责任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了有关教育的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相应的行政法律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名词解释题
    西周

    正确答案: 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填空题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赎、()四刑。

    正确答案: 扑,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名词解释题
    五刑

    正确答案: 指夏商西周时期常用的刑法体系,即三代的主要刑罚。包括“墨、劓、膑、宫、大辟”五种刑罚。“墨”又称为“黥”,是指在脸上刺字;“劓”指割去鼻子;“膑”又称“刖”,指砍脚、砍腿或剜去膝盖;“宫”指破坏罪犯的生殖器官,男子去势,女子闭幽;“大辟”指死刑,执行方式有斩、杀、焚、磬、埋、弃市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西周的“九刑”为周公所作,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正确答案: 流,赎,鞕,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封建制“五刑”

    正确答案: 隋《开皇律》废除前代车裂、枭首等酷刑,确立了刑名为死、流、徒、杖、笞新的封建制五刑,从而取代了奴隶制五刑,标志着我国古代刑制的历史进步。新封建制五刑作为法定刑,为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的五刑制度。

    正确答案: 即墨、劓yi、刖、宫、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额上刻字后涂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断足;宫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闭的刑罚;大辟即死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