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战后复员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战后复员的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简述战后复员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正确答案: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
    (1)美国的大力扶植。战后初期,日本在美国领导下进行的民主改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民主改革,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促进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日本国内稳定的政局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保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对于政治最高指导机关”,掌理政纲政策的实施计划、重要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针及重要干部的决定等事宜。为加强对地方行政事务的控制,中政会在地方各级设有秘密的政治委员会。监督地方政策方针的执行。中政会恢复后,不仅没改变国民党以党御政的局面,反而加强了对行政事务的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雅尔塔体制”对于战后世界政治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经济的名著改革措施及意义。

    正确答案: 措施:农地改革--废除地主制,广大的佃耕农成为自耕农,取消了高达50%-70%的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散财阀--解散15个大财阀,分成许多小公司,取消垄断,激活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劳动改革--建立工会组织,制定了劳动三法,使工人地位大幅度改善
    意义:为战后保守政权长期执政奠定稳固的社会基础
    在工业领域较彻底的改组了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垄断体系
    消除战前有封建色彩的劳动条件,承认建立工会的自由与团体的斗争的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德国战后经济立法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二战后,德国提出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经济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史1948年占领当局制定的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开始运行。在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秩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1957年颁布的《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与《禁止不正当竞争法》彼此互补,为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在促进经济稳定方面,颁布了《成立专家委员会的法律》和《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等,力图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加强对经济要害部门的国家调控。《货币改革法》和《货币改革后经济政策和指导原则法》,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有效遏制了战后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促进了商品的自由流通,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此外,关于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自然资源与能源等方面的法律,也在经济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欧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③.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④.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性的国家人口迁移已经接近尾声;外籍工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人口迁移的流向表现为:欧洲称为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美则相反,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迁入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有:
    (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
    (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世界性的运动。
    (2)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3)实现了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突破。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战略预想,证实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新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大发展。
    (4)生产力曾获得的巨大发展以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5)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给予资本主义纯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以新的启示。
    (6)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以进一步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再现辉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幼儿园迅速复兴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法律、法规的保证。公布战后最重要教育立法:《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奠定了学前教育普及发展的基础。
    (2)经济上的保障。如:《生活保护法》规定保育所费用由国库负担80%,由府县负担10%.
    (3)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人口急增,婴儿出生率大幅提高,客观上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在战前和战后的政治制度的不同。

    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制度是从君主立宪制到议会内阁制转变的
    天皇权利的变化:战前,君主立宪,天皇独揽统治权,统率陆海军,天皇为国家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国议会和内阁都要受天皇支配
    战后,主权在民,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无权过问国政,只能在形式和礼仪上例行国事,形式国会和内阁决定的事项,在外交礼仪上仍被当作国家元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国宪法》对于国会职权的规定。

    正确答案: 根据战后日本宪法,“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国会行使以下职权:立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对外交的监督权;对财政的监督权;对司法的监督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起因与特点。

    正确答案: 原因:
    1.原子能生物技术等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革命
    3.资本输出深化国际分工4多边贸易体立
    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是国际贸易主体,发达国际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主向
    5.区域性经济迅速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