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题:
问答题
(九) 【背景材料】 1.据报道,2006年开始,中央加大力量,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中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现在商业贿赂之风极为猖獗,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毒瘤。许多专家认为,商业贿赂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商业贿赂对社会的腐蚀性不可低估,尤其对一个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显得更为重要。商业贿赂已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需要强有力的法律遏制。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程宝库教授认为,从2004年的“朗讯风波”,到2005年“张恩照事件”,再到最近的德普“回扣门”,数家跨国公司因在中国行贿,频频受到美国“海外反腐败法”的制裁。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所暴露的商业贿赂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在中国的许多行业,商业贿赂已成“行规”和企业运行的“潜规则”,从业者已陷入恶性竞争的环境。如果不及时治理,商业贿赂导致的市场腐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可能使中国市场经济出现“拉美化”倾向。 据南开大学法学院的专门调查,在商业交易中给予“回扣”以获取交易机会,在中国已得到普遍的默认。以医疗、电信、金融、建筑等行业最为普遍,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多数以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外出考察、赞助业内研讨会等看似合法的形式出现。被调查的公司一半以上表示,为开拓市场,曾有过商业贿赂行为,“给回扣”已成为许多公司竞争的“法宝”。 2.2009年中国工商机关将根据举报投诉情况,严厉查处隐藏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选择一些涉案金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进行督办,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表示,今年各地工商机关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大力查办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构建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行为,深入推进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 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工商机关将结合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通过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公平交易执法办案管理系统,完善案件数据的采集和更新机制,及时、准确地将商业贿赂等案件数据录入公平交易执法办案管理系统。 近年来,在医药购销过程中存在着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直接收受、索取回扣或假借其他名义收取“进院费”“返利”等商业贿赂行为。2008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726件,案值超过1亿元。 3.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了解到,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主体,往往涉及主管城镇建设项目的党政领导干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等部门领导,以及房管、村镇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据统计,2007年1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1613人,占立案人数的35.5%。其中,党政领导340人,建设部门286人,土地管理部门209人,其他部门778人。查办县处级以上要案597人,占立案人数的13.1%。 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单位所属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领域和土地管理、城镇规划、市政建设和建筑企业等行业、部门。主要发生在项目规划审批、市场准入、土地出让、工程招标投标、验收和监管等环节,以及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采购、资金管理、资产评估等环节,并且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单位所属工程建设居多,这方面的案件占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64.7%。 【问题】 就给定材料所涉及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8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治理商业贿赂:反腐斗争新战场(文章来自网络) 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集中治理商业贿赂之后,商业贿赂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实,在此之前,商业贿赂早已“蔚然成风”。医药、建筑、政府采购被评为商业贿赂重灾区的前三位,其余还有金融、教育、电信等行业。商业贿赂问题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个大毒瘤,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一些意志薄弱的党政领导干部也在暴利的诱惑下逐渐堕落,“红包”“回扣”事件已经从商业领域扩大到了政府部门。如何应对商业贿赂所带来的腐败问题已成为国家反腐斗争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商业贿赂不仅直接诱发了某些政府机关与工作人员的受贿、渎职行为,极大地损害着这些机构的社会公信力,同时也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使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之“红包”“回扣”之害本身,这种默认和麻木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更为可怕。当少数人因医药回扣、工程红包获利时,我们付出的成本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多掏的血汗钱,还有公平价值观念的倾覆、公正社会生态的损害,给“豆腐渣”工程和采购“豆腐渣”物品埋下了伏笔。腐败现象的存在,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因此,新一轮的反腐斗争刻不容缓。
首先,应当进一步增强党政干部廉洁守法的意识,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各级党政领导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增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其次,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对于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领导干部要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涉及党政领导犯罪的重大商业贿赂案件要坚决一查到底,彻底查处和惩治相关涉案人员,决不姑息包庇。
最后,为了配合国家的反腐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法制体系,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目前,部分政府人员之所以铤而走险,收受、勒索贿赂,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法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能有效遏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因此,在今后打击商业贿赂和反腐的工作中,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成为重中之重。
总之,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健全,腐败现象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商业贿赂盛行的今天,如何在打击商业贿赂的同时有效地惩治腐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反腐斗争任重而道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