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强烈地要求宽恕别人而有所作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以坚强的意志宽恕世人的所作所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要因为距离近而不知所措。”
第1题:
总结以概括性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并辅之以适当的议论。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要求语言平实、准确。这体现了总结的()特点。
平实性
略
第2题: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第3题:
翻译: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第4题: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认为()。
第5题: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一句的意思是()。
第6题: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多次国际场合指出:“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己任。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这体现了()
第7题:
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
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
第8题:
理解与领悟
不舍不弃
热爱和崇敬
眷恋与同胞共存
第9题: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圣人的最大法宝是权力地位,用什么来保住这高位呢?用仁德。
天地之间的大恩大德化助生育生命,圣人所拥有的大法宝是地理位置好,为何能够守住职位呢?因为拥有仁德
天地之大可以生出德行,圣人之大宝是可以保护地位,怎么样能够把守高位呢?用仁德。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执政者的最伟大宝物是位于至高的尚方宝剑,用什么来保住这高高在上的权利呢?仅仅用仁德是不行的。
第10题:
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此句中的“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此句是说:“有诚信的信誉,有广泛的爱好,就会使人亲近。”
此句出自《老子》。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同仁堂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核心价值观,保证了300多年金字招牌屹立不倒,这反映了核心价值观的易变性。
A对
B错
第14题:
同仁堂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核心价值观,保证了300多年金字招牌屹立不倒,这反映了核心价值观的易变性。
第15题: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艾青诗中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深情: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悲哀的北国”。
第16题: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
第17题: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第18题:
“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强烈地要求宽恕别人而有所作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以坚强的意志宽恕世人的所作所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要因为距离近而不知所措。”
第19题:
《论语》
《荀子》
《老子》
《孟子》
第20题:
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较量
第21题:
此句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它。”
此句意思是:“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做君子呢?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此句中“颠沛”:指困顿挫折。
此句出自《论语》。
第22题:
第23题:
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说:“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言行合于礼的规范,那就是对仁德的践行。如果有一天人们都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就会心归于仁德。践行仁德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
此句大致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给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往来是不是守诚信了呢?老师所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此句中的“复”:履行之意。
此句出自《论语》。
第24题:
显然
显示仁德
表现仁德
仁爱显现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