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吾不试,故艺
礼法合制
第1题:
《三字经》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与《弟子规》中“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是否同一含义?
第2题:
正确的为教之道有()。
第3题: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此句出自:()
第4题:
有子曰:“礼之用,(),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
第5题:
中医关于心理治疗遵循的若干原则有()。
第6题:
()祖师肯教悟空的四门门中之道,均被悟空拒绝了,以下哪门祖师未提到?
第7题:
静
动
术
滞
流
第8题: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吾不试,故艺
礼法合制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玉不琢
贵以专
贵在勤
第12题:
医心为先,治神为本
顺其志而治
重视医生的态度和医患关系
因人施治
教以身心健康之道
第13题: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第14题:
下列关于国学管理的智慧表述错误的是()
第15题: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三字经》)
第16题:
朱熹:“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第17题:
以下对墨家的“仁”“爱”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天下之道、教太多,何为左道?何为旁门?修何道得能成功?
第19题:
修身
传授治国之道
传授家族礼仪
为朝廷培养有用的人才
第20题:
第21题:
尊奉六经
崇尚礼乐仁义
提倡“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
第22题:
第23题:
“仁”和“爱”是不同的
仁者爱人和利人
兼爱之道为互利之道,不惟“利他”且“利自”
以上说法都正确
第24题: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