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帮助他人的决策理论有哪些过程?A-权衡成本与收益;B-如何给予帮助;C–知觉到需要;D-个人的责任;
1)_____: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
2)_____:决定助人的第二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
3)_____: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包括帮助他人)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但是,在有些紧急情况下,人们是来不及计算成本与收益的。
4)决定_____和采取行动: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决定给予什么类型的帮助并采取行动。
第2题:
紧急情境下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包括()
A、注意到有突发事件并观察到有人需要帮助
B、旁观者尚需对该情境进行判断以决定其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C、在注意到事件并确定为紧急情况后,旁观者决定自己是否有责任提供帮助
D、旁观者考虑自己有无能力提供帮助,提供何种形式的帮助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A.权衡成本和利益
B.知觉到需要
C.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D.个人的责任
第5题:
个体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倾向,是()。
A攻击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反社会行为
D依恋行为
第6题:
帮助他人的决策理论有哪些过程? A-权衡成本与收益;B-如何给予帮助;C–知觉到需要;D-个人的责任; ():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 ():决定助人的第二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 ():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包括帮助他人)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但是,在有些紧急情况下,人们是来不及计算成本与收益的。 决定()和采取行动: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决定给予什么类型的帮助并采取行动。
第7题: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称为()
第8题:
道德要求人们在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是否考虑()。
第9题:
()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第10题:
道德行为
利他行为
利他主义
亲社会行为
第11题:
第12题:
攻击行为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依恋行为
第13题:
有他人在场,亲社会行为会减少的原因在于()
A、个体身处模糊不清情境,很难判断他人是否需要帮助
B、当有他人在场,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变得十分敏感
C、他人在场,导致了个体去个性化
D、他人在场,导致了责任分散
第14题:
A反社会行为
B社会化行为
C亲社会行为
D利他行为
第15题:
A.相应责任
B.部分责任
C.补充责任
D.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16题:
生命价值分析模型的作用是( )。
A.帮助人们决定是否通过买保险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B.帮助人们决定是否需要购买人寿保险产品以及确定合理的保险金额
C.帮助人们估测所面临的风险发生的概率
D.帮助人们识别所面临的风险类别.
第17题: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教唆人、帮助人应当承担()
第18题:
旁观者介入的决策过程有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做紧急事件()、提供帮助
第19题:
()是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
第20题:
道德要求人们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
第21题:
第22题:
是否有能力帮助
是否需要帮助
是否承担责任
是否真实
第23题:
第24题:
帮助
移情
同情心
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