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至少4周
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敏感性一旦明确,应根据微生物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经验性治疗尽快转为目标性治疗
初始抗生素应用应参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病原菌及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特征
第1题:
对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第2题:
患者女性,36岁,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查体:右肾区叩击痛阳性,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血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恰当的处理是()。
第3题:
经中心静脉导管途径行TPN期间,患者突发寒战、高热.以下诊疗措施不恰当的是()。
第4题:
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菌落计数比(导管血:外周血)≥5:1
具有导管相关的严重感染表现,在拔除导管和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退
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5cfu)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000cfu),同时外周静脉血也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
外周血和导管出口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并为同一株微生物
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性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小时
第5题:
立即选用抗生素治疗
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出来后选用敏感抗生素
先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择时留尿做细菌学检查
口服抗生素治疗时应少饮水,以免降低疗效
留尿送细菌学及尿常规检查,立即给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第6题:
立即做原输液袋内液体的细菌培养和血培养
立即更换新的输液袋
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改由外周静脉输液
若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应选用抗生素
观察8小时,若发热仍不退,则需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并做导管头培养
第7题:
女性,35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体温39.5℃,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该病人下列处理最恰当的是()。
第8题:
支持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实验学检查是()
第9题:
有证据表明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不合并低血压或脏器功能衰竭时,可以选择保留导管或原位使用导丝更换导管
念珠菌导致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时,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怀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导致的发热,同时合并穿刺部位的脓肿时应当立即拔除导管
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抗生素治疗应长于4周
初始抗生素治疗应参照疾病严重程度等进行经验性治疗
第10题:
立即作原输液袋内液体的细菌培养和血培养
立即更换新的输液袋及输液
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改由外周静脉输液
行相应辅助检查以排除导管性脓毒症,并仔细查体以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所致的发热
若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应选用抗生素
第11题:
立即选用抗生素治疗
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出来后选用敏感抗生素
先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择时留尿做细菌,学检查
口服抗生素治疗时应少饮水,以免降低疗效
留尿送细菌学及尿常规检查,立即给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第12题:
抗生素治疗至少4周
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敏感性一旦明确,应根据微生物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经验性治疗尽快转为目标性治疗
初始抗生素应用应参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病原菌及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