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给氧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

    A.鼻导管给氧法
    B.面罩法
    C.氧气头罩法
    D.氧气枕法
    E.呼吸机供氧法


    答案:C
    解析:
    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氧气头罩法。将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氧气枕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代替氧气装置。
    人工呼吸机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管理。

  • 第2题:

    氧疗方法有鼻导管给氧法、()、面罩法、()等。


    正确答案:鼻塞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

  • 第3题:

    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

    • A、鼻导管给氧法
    • B、面罩法
    • C、氧气头罩法
    • D、氧气枕法
    • E、呼吸机供氧法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给氧法


    正确答案: 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 第5题:

    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评估:
    ①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②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③患者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④患者心理状态,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⑤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或中心吸氧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挂有氧、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标志;氧气表有无漏气;橡胶管、接头、流量表、湿化瓶是否完好,一次性吸氧导管的批号、质量。
    ⑥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火炉、暖气管。
    (2)计划:
    1)预期目标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未出现氧疗副作用。
    2)准备
    ①护士:衣、帽、鞋、口罩,洗手。
    ②用物: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鼻塞),小药杯盛冷开水,纱布,扳手,弯盘,橡胶管,棉签,胶布,玻璃接管,输氧记录单,安全别针。
    ③患者:理解吸氧目的,配合治疗。
    ④环境:移开火源距氧气筒5m,暖气片距氧气筒1m,告诉家属和患者切实做好四防,以保证安全。
    (3)实施:
    1)鼻导管给氧法
    ①装表:先打开氧气筒,开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上表,接氧气表并旋紧,接湿化瓶,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关小开关,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量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②输氧: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导管,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轻轻插入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如无呛咳即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③观察: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④停氧:拔出鼻导管,插进鼻部,关总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安置患者,体位舒适,记录停氧时间。
    ⑤卸氧气表:清理用物,洗手。
    2)中心供氧吸氧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②接流量表和湿化瓶于中心供氧装置上,连接橡胶管,玻璃接管等管道;打开流量表开关,用水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合适;关流量表开关。
    ③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塞,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导管是否通畅,轻轻将鼻塞塞入鼻腔,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④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⑤停氧:拔出鼻塞,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开关,取下湿化瓶和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4)评价:
    ①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了解有关用氧知识。
    ②患者用氧安全,未发生呼吸道损伤及氧疗副作用。
    ③护士操作熟练,方法正确;观察病情仔细,氧流量的调节正确。

  • 第6题:

    低流量供氧系统的给氧方法有()。

    • A、鼻塞或鼻导管给氧法
    • B、无重复呼吸和部分重复呼吸面罩给氧法
    • C、普通面罩给氧法
    • D、气管内给氧法
    • E、密闭面罩加压给氧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单选题
    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
    A

    鼻导管给氧法

    B

    面罩法

    C

    氧气头罩法

    D

    氧气枕法

    E

    呼吸机供氧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1.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氧气头罩法。将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2.氧气枕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代替氧气装置。 3.人工呼吸机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管理。

  • 第8题:

    问答题
    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
    (2)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氧疗的重要性,让其了解氧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氧疗时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禁止吸烟,避免引起燃烧和爆炸。
    (3)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患者缺氧状态有无改善,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班更换导管一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吸氧作用。
    (4)用氧气时,应先调氧流量后插管上氧,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低流量供氧系统的给氧方法有()。
    A

    鼻塞或鼻导管给氧法

    B

    无重复呼吸和部分重复呼吸面罩给氧法

    C

    普通面罩给氧法

    D

    气管内给氧法

    E

    密闭面罩加压给氧法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评估:
    ①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②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③患者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④患者心理状态,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⑤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或中心吸氧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挂有氧、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标志;氧气表有无漏气;橡胶管、接头、流量表、湿化瓶是否完好,一次性吸氧导管的批号、质量。
    ⑥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火炉、暖气管。
    (2)计划:
    1)预期目标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未出现氧疗副作用。
    2)准备
    ①护士:衣、帽、鞋、口罩,洗手。
    ②用物: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鼻塞),小药杯盛冷开水,纱布,扳手,弯盘,橡胶管,棉签,胶布,玻璃接管,输氧记录单,安全别针。
    ③患者:理解吸氧目的,配合治疗。
    ④环境:移开火源距氧气筒5m,暖气片距氧气筒1m,告诉家属和患者切实做好四防,以保证安全。
    (3)实施:
    1)鼻导管给氧法
    ①装表:先打开氧气筒,开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上表,接氧气表并旋紧,接湿化瓶,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关小开关,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量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②输氧: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导管,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轻轻插入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如无呛咳即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③观察: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④停氧:拔出鼻导管,插进鼻部,关总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安置患者,体位舒适,记录停氧时间。
    ⑤卸氧气表:清理用物,洗手。
    2)中心供氧吸氧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②接流量表和湿化瓶于中心供氧装置上,连接橡胶管,玻璃接管等管道;打开流量表开关,用水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合适;关流量表开关。
    ③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塞,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导管是否通畅,轻轻将鼻塞塞入鼻腔,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④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⑤停氧:拔出鼻塞,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开关,取下湿化瓶和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4)评价:
    ①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了解有关用氧知识。
    ②患者用氧安全,未发生呼吸道损伤及氧疗副作用。
    ③护士操作熟练,方法正确;观察病情仔细,氧流量的调节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给氧法的计划

    正确答案: 1.预期目标:
    (1)病人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病人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病人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根据情况戴口罩。熟悉病人病情。
    (2)病人准备: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准备用物: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小药杯盛冷开水、纱布、扳手、弯盘、橡胶管、棉签、胶布、玻璃接管、输氧记录单、安全别针、倒入1/3~1/2蒸馏水于湿化瓶中。
    (4)环境准备:如有火炉应距氧气筒5m,告诉家属和病人不吸烟,氧气筒距暖气片1m,切实做好四防,保证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常用的给氧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气管内机械给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属于有创给氧法的氧疗方法是( )

    A.鼻导管给氧法
    B.面罩给氧法
    C.鼻咽导管法
    D.气管导管给氧法
    E.气管造口导管法

    答案:C,D,E
    解析:
    鼻导管给氧法和面罩给氧法属于无创给氧法。

  • 第14题:

    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宜选用()

    • A、鼻导管给氧法
    • B、面罩法
    • C、氧气头罩法
    • D、氧气枕法
    • E、呼吸机供氧法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给氧法的评价


    正确答案: 1.病人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病人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
    3.用氧安全,氧气装置无漏气,"四防"措施落实,病人满意。

  • 第16题:

    何谓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它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是将一根细氧气导管插入一侧鼻孔,经鼻腔到达鼻咽部,末端连接氧气筒上装置或中心供氧装置以给人体供氧的一种操作方法。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 第17题:

    给氧法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避免引起爆炸。
    2.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每4小时检查一次氧气装置有无漏气,以及是否通畅等。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班更换导管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插管,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 第18题:

    单选题
    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宜选用()
    A

    鼻导管给氧法

    B

    面罩法

    C

    氧气头罩法

    D

    氧气枕法

    E

    呼吸机供氧法


    正确答案: E
    解析: 1.小儿氧疗方法宜选用氧气头罩法。将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2.氧气枕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代替氧气装置。 3.人工呼吸机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管理。

  • 第19题:

    问答题
    给氧法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避免引起爆炸。
    2.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每4小时检查一次氧气装置有无漏气,以及是否通畅等。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班更换导管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插管,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何谓控制性给氧?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性给氧?

    正确答案: 24%~3s%的低浓度给氧称为控制性给氧。控制性给氧的目的是防止吸氧造成呼吸抑制。严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及颈静脉窦)来维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浓度氧,迅速纠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加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给氧疗法。

    正确答案: 一、适应证
    1.由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病变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发绀,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0.85(85%),PaO<7.33kPa者。
    2.危重情况如重度贫血、休克及有缺氧表现的其他危重状态等。
    3.意外情况如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溺水、电击等。
    4.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二、操作方法
    1.鼻导管给氧法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选择质软的鼻导管,管壁的前端涂以液状石蜡,自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外耳道口长度的2/3。若用有双侧孔的鼻导管,则应将侧孔对准患儿的鼻孔。
    (3)用胶布(对皮肤无刺激)将鼻导管固定在鼻旁。
    (4)调节氧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患儿1~2L/分;无二氧化碳潴留者2~4L/分;心脏病、肺水肿患儿,可用4~6L/分。此法氧浓度一般为30%。本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小儿不易接受,且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因此应用此方法给氧要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及时清洗。
    2.面罩法将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漏斗形面罩固定于口鼻上方,另一端与通过有水的瓶子的氧气管道相连接。此方法需要较大的氧流量,一般为5~8L/分,此时吸入氧浓度为35%~45%。当患儿不能耐受鼻导管给氧或效果不好时,则可改用本方法。但用此方法时,漏斗容易移位,故应注意密切观察,随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可适当用绷带固定。
    3.头罩给氧法头罩大多由有机玻璃制成,按年龄的不同选用大小合适的头罩。放上面罩,使与患儿面部密合,可以用橡皮带固定。头罩上有两个孔,一个用来连接氧气,另一个为出气孔,将氧气流量调整到5~8L/分,则吸入氧浓度可达50%~60%。应用此方法不用在鼻腔内插入导管,也不必在面部固定面罩,因此小儿容易接受,但是头罩要大小合适,如果头罩内的容积太小,患儿容易感到憋闷而出现烦躁不安。另外还应注意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若温度较高可放置冰块降温,使头罩内的空气湿冷舒适,达到良好的给氧效果。本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儿。
    4.连续正压给氧法此方法主要是使呼吸道在呼气末仍能保持正压,有助于防止肺泡早期闭合,可以使一部分失去通气的肺泡扩张,增加氧气的交换面积,提高血氧浓度。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他经用各种给氧方法仍不能缓解缺氧症状者,可使用此方法。本方法可通过简易正压给氧装置或呼吸机来完成。
    三、注意事项
    1.在给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及管道通畅,须经常检查氧气流量及管道情况、面罩位置、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黏膜。
    2.吸入的氧气必须通过有水的瓶子,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瓶中的水量以1/2为宜,以防止当氧气泡过大时将水冲入输氧管内。若为肺水肿患儿,则可将水换成35%的乙醇。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8~12小时更换鼻导管1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与压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又比较简单舒适的给氧方法?(  )
    A

    氧气头罩法

    B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C

    面罩法

    D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E

    氧气枕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氧方法为双侧鼻导管给氧法,因为此法比较简单,患者比较舒适、容易接受。

  • 第23题:

    问答题
    给氧法

    正确答案: 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配伍题
    5岁儿童鼻导管给氧的氧流量为( )|面罩法给氧的氧流量为( )|头罩法给氧的氧流量为( )|8岁儿童鼻导管给氧的氧流量为( )
    A

    每分钟0.5L

    B

    每分钟1L

    C

    每分钟1.5L

    D

    每分钟1~3L

    E

    每分钟4L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