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
张鹏翮
靳辅
以上都是
第1题:
()受命治水,首创疏通江河,引归大海的“疏浚治水”法,为中华民族辉煌的水利文化奠定了基础。
第2题: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
第3题:
“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是()提出的。
第4题:
()治河近十载,驰驱大河上下,不辞劳瘁,筑堤疏渠,积劳成疾。但仍抱病不息,北往临清,南至邳、宿进行视察,以致一病不起,于康熙五年病逝。当时徐、兖、扬、淮一带群众称颂他的惠政,死后把他视为“河神”。
第5题:
“调水调沙”理论可追溯到明代的()提出的“以清释浑”、“蓄清刷黄”的治河理论。
第6题:
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80年左右)开始,()就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称为“管堤大使厅”,每三里设铺一座,每铺设夫三十名。
第7题:
()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业绩。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恩泽后代,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
第8题:
收录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的科学家是()
第9题:
明代后期的治河活动出现许多治河人物,并著书立说,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第10题:
元代的郭守敬
明代的潘季驯
明代的徐光启
清代陈潢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鸟名
羽毛
鸟翼
鸟飞
第13题: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主持了几十万人参加的治理黄河、汴河,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
第14题:
康熙十五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溢,砀山以东黄河两岸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淹了淮、扬七个州县。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长三百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破坏。当时康熙皇帝为了治理黄、运,于十六年调()为河道总督,担起治河重任。
第15题:
张居正在位时,潘季驯曾为治理黄河做出过贡献。
第16题:
()《水经注疏》开创地理水利学的先河,成为世界东方地理学的圭臬。
第17题:
(),明朝治河专家。嘉靖末至万历中,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等。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论,其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第18题:
《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是()制定的。
第19题:
靳辅鉴于“上流河身宽,下流河身窄”的状况,沿用()修减水坝的办法,在江苏砀山以下至睢宁间狭窄河段,因地制宜地在两岸有计划地增建许多减水坝,作异常洪水分洪之用。
第20题:
潘季驯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年。
第21题:
清末民初
隋唐
明清
宋元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两淮地区
山东半岛
成都平原
三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