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主机甲采用停-等协议向主机乙发送数据,数据传输速率是3kbps,单向传播延时是200ms,忽略确认帧的传输延时。当信道利用率等于40%时,数据帧的长度为(  )。A 240比特B 400比特C 480比特D 800比特

题目
单选题
主机甲采用停-等协议向主机乙发送数据,数据传输速率是3kbps,单向传播延时是200ms,忽略确认帧的传输延时。当信道利用率等于40%时,数据帧的长度为(  )。
A

240比特

B

400比特

C

480比特

D

800比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信道利用率=数据帧长度÷(数据帧长度+数据传输速率×单向传播时延×2),由于信道利用率40%、单向传播时延200ms、数据传输速率3kbps均已知,可以求出数据帧长度为800bit,答案选D。
更多“单选题主机甲采用停-等协议向主机乙发送数据,数据传输速率是3kbps,单向传播延时是200ms,忽略确认帧的传输延时。当信道利用率等于40%时,数据帧的长度为(  )。A 240比特B 400比特C 480比特D 800比特”相关问题
  • 第1题:

    A、B是局域网上两个相距 1km 的站点, A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1Mb/s的速率向 B 发送长度为200,000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128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应答帧为 22 比特,A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传送文件花费的时间为(请作答此空)s,有效的数据速率为( )Mb/s(传播速率为 200m/us)

    A.1.6
    B.2.4
    C.3.2
    D.3.6

    答案:C
    解析:
    传输文件总时间=传播时间+传输时间。

  • 第2题:

    设卫星信息的传输延迟为270ms,数据速率为64Kb/s,帧长4000比特,采用停等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A.0.480
    B.0.125
    C.0.104
    D.0.01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效率,用简单的停等ARQ协议原理来计算即可。发送一个帧的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间+【应答帧的发送时间+返回时间】,由于应答帧很小,题干没有给出,可以忽略。因此总的时间=4000/64000+270+270(这个270ms是应答帧通过卫星链路返回的传输时间)=602.5ms而这段时间里,真正用于数据帧发送的时间=4000/64000=0.0625S=》62.5ms ,因此最 .大 利用率=62.5/602.5=0.1037 ,因此选C

  • 第3题:

    某卫星信道数据速率为64Kb/s,帧长4000比特,采用停等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

    A.0.480
    B.0.125
    C.0.104
    D.0.010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A、B是局域网上相距1km的站点, A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 1Mb/s的速率 向 B 发送 长度为 200,000 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 128 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 应答 帧为 22 比特, A 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有 效的数据速率为( )Mb/s(传播速率为200m/us)

    A.0.2
    B.0.5
    C.0.7
    D.0.8A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在一台计算机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电子邮件信息时,下面哪一项正确地描述了数据封装的5个步骤()

    • A、数据、段、数据包、帧、比特
    • B、比特、帧、数据包、段、数据
    • C、数据包、段、数据、比特、帧
    • D、段、数据包、帧、比特、数据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

    • A、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 B、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 C、帧交织
    • D、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

    • A、比特
    • B、帧
    • C、分组
    • D、包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

    • A、比特,包,帧,段,数据
    • B、数据,段,包,帧,比特
    • C、比特,帧,包,段,数据
    • D、数据,包,段,帧,比特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当网页数据到达用户计算机时,数据进行转换步骤是()。
    A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

    B

    数据,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C

    数据包,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数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
    A

    比特,包,帧,段,数据

    B

    数据,段,包,帧,比特

    C

    比特,帧,包,段,数据

    D

    数据,包,段,帧,比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
    A

    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B

    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C

    帧交织

    D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
    A

    数据块、帧、比特

    B

    分组、报文、比特

    C

    分组、帧、比特

    D

    数据块、分组、比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数据在各层的形式:在应用层的数据单位为信息,在表示层和会话层的数据单元是数据流,在网络层为分组(包/报文),在数据链路层为帧,在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比特流。答案选C。

  • 第13题:

    数据封装的正确顺序是( )。

    A. 数据、帧、分组、段、比特
    B. 段、数据、分组、帧、比特
    C. 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D. 数据、段、帧、分组、比特

    答案:C
    解析:
    数据封装的正确顺序是数据(应用层)、段(传输层)、分组(网络层)、帧(数链路层)、比特(物理层)。

  • 第14题:

    设卫星信息的传输延迟为 270ms,数据速率为 64Kb/s,帧长 4000 比特,采用停等 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A. 0.480
    B. 0.125
    C. 0.104
    D. 0.01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效率,用简单的饿原理来计算即可。发松一个帧的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 间+【应答帧的发送时间+返回时间】,由于应答帧很小,题干没有给出,可以忽略。因此总 的时间=4000/64000+270+270=602.5ms

    而这段时间里,真正用于数据帧发送的时间=4000/64000=0.0625S=》62.5ms ,因此最大利 用率=62.5/602.5=0.1037 ,因此选 C

  • 第15题:

    A、B是局域网上相距1km的站点, A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 1Mb/s的速率 向 B 发送 长度为 200,000 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 128 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 应答 帧为 22 比特, A 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传送文件花费的时间为( )s。

    A.1.6
    B.2.4
    C.3.2
    D.3.6

    答案:C
    解析:

    时间计算为先计算一个包从开始发送,到收到对方的返回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再乘以所有的包的个数就是整个时间。
    1个包从A先发送到线路的发送时间,再加上传播时间达到B,B再发送应答帧的发送时间,再加上应答帧的传播时间。
    所以一个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应答帧的总时间T0=128bit/1*10^6mbps+1000m/200(m/us)+22/1*10^6+1000/200(m/us)
    把单位换算成微秒 1*10^6bps=1bit/us
    代入上述表达式:T0=128+22+10=160us
    200000字节=200000*8bit ,每个包的大小为(128-48)=80bit,因此总共分为N=200 000*8/80=20 000 个包。
    总时间T=NT0=20

  • 第16题: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 A、报文,帧,比特
    • B、包,报文,比特
    • C、包,帧,比特
    • D、数据块,分组,比特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E-mail信息给另外一台计算机时,正确描述数据打包的5个转换步骤是()。

    • A、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 B、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 C、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 D、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数据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当网页数据到达用户计算机时,数据进行转换步骤是()。

    • A、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
    • B、数据,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 C、数据包,数据,比特,数据帧
    • D、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数据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正确答案: 0110111111111100011011111011111000
    000111011111011111011000011101111111111110

  • 第20题:

    多选题
    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
    A

    报文(message)、帧(frame)、比特(bit)

    B

    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比特(bit)

    C

    分组(packet)、帧(frame)、比特(bit)

    D

    数据报(datagram)、帧(frame)、比特(bit)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
    A

    报文(message)、帧(frame)、比特(bit)

    B

    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比特(bit)

    C

    分组(packet)、帧(frame)、比特(bit)

    D

    数据报(datagram)、帧(frame)、比特(bit)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E-mail信息给另外一台计算机时,正确描述数据打包的5个转换步骤是()。
    A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B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C

    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数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A

    报文,帧,比特

    B

    包,报文,比特

    C

    包,帧,比特

    D

    数据块,分组,比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