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第4题:
中国大学生毕业后有很多愿意去微小企业发展。
第5题:
大学生村官是指()。
第6题:
90后的女大学生于海月毕业于济南大学,没有留在城里而是选择去当村官,并以“为民办事最幸福”为座右铭,为村民解忧排难。国家选派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
第7题:
大学生在毕业前去企业实习特别是去名企实习,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对于今后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现今这一点竟被中介机构作为赚钱的渠道。一些中介机构声称可借助庞大的企业资源和职场导师资源推荐大学生去名企实习,并将实习机会明码标价,表示“可内推,保证能进去实习”“不成功,不收费”。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第8题:
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第9题:
大学生在就学期间到农村实习
大学生与村官结对帮扶
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村官岗位
大学生考取村官岗位到村任职
第10题:
大学生毕业后经常找不到工作
大学生毕业后去种树了
大学生毕业以后应该停止学习
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
第11题:
是对人才的浪费
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能加强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
说明我国人才太多了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主题口号是()。
第15题: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够克制并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第16题: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动员会,会议指出: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在农村大有可为,到农村中去是人生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到农村就业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
第17题:
教育部要求建立和完善激励大学生到()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第18题:
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大量的旧书籍何去何从再次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据调查发现,有些学生选择把专业书籍带回家,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将旧书籍低价卖掉等。对此,你怎么看?
第19题:
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20题:
人是理性的
人是社会性的
解释自我存在的理由
不需要解释自身行为的理由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自我价值定位
自我价值支持
自我价值实现
自我价值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