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护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护理。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简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护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直肠癌根治术后人工肛门的护理。

    正确答案: 造瘘口一般在术后2~3天打开。观察造瘘口肠段的血液循环和张力情况。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可涂保护剂。观察、记录造口引流物的量、颜色。正确使用造口袋,观察有无造口狭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病人从心理上适应身体的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PTCA及冠脉支架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病情观察。
    (2)心理支持。
    (3)拔管后的休息与活动。
    (4)饮食护理。
    (5)防止出血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人工心脏起搏术的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休息:卧床休息3d,术后7~9d拆线,并连续3d每日测4次体温。
    (2)病情观察:术后行心电监护24h,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正常、患者原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对起搏器不适应等;每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炎症征象。
    (3)伤口护理:伤口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12h,以防出血。
    (4)防止感染:应用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
    (5)出院指导:
    ①术后1个月内,患者的头、颈。右土肢应少、活动;
    ②术后6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过重的物品,以防电极移位;
    ③避免穿太紧的衣服,以免对伤口及起搏器产生过度的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手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护士要用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关爱疼痛病人,鼓励支持病人,耐心倾听其主诉,教会病人一些简单的缓解疼痛的方法,说明药物止痛的优缺点,需要时帮助病人学会使用自控注药泵。
    (2)评估疼痛:了解疼痛的程度、部位、原因及止痛效果。
    (3)避免诱发和加剧疼痛的因素。
    (4)采取适当的减轻术后疼痛的措施:包括转移病人注意力、物理治疗、药物止痛的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1)术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5min,穿刺点贴无菌敷料,腹带加压包扎。
    (2)协助患者仰卧硬板床,腰部制动6---8h,卧床休息24h.
    (3)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腰痛,监测生命体征及尿色。
    (4)嘱患者多饮水,以免血块堵塞尿路。并留取第一次尿液送检。
    (5)必要时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防止出血和感染。
    (6)指导患者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心脏介入术后病人的一般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生冷及产气食物。
    (2)制动;卧床休息,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24h。
    (3)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4)观察伤口及末梢循环状况。
    (5)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6)观察有无尿潴留、腰酸、腹胀等负性效应,给予对症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垂体瘤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1、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自理需求
    ①口腔护理
    ②卧位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搬动或翻身时应注意头颈部一条直线,防止过度扭曲和震动
    ③禁食禁饮,给予鼻饲供给营养
    ④伤口引流的护理:注意引流的位置和速度及性质,引流量和拔管
    2、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和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能动的情况,遵医嘱实施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注意伤口、鼻、耳等处有无脑脊液漏,避免剧烈咳嗽以防脑脊液鼻漏,尿崩症观察有无多饮多尿,尿量>4000ml,尿比重小于1.005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术后病人的护理道德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肾移植术后尿液的观察和护理。

    正确答案: ①尿色及质的观察:监测有无血尿、蛋白尿及糖尿。术后3~5天常有一定程度的血尿,属正常现象。如尿色深并伴有血块或新鲜出血,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②多尿的观察和护理:部分病人移植术后24小时尿量可达5000~10000ml以上,此期间应密切注意尿量,根据尿量控制补液量,做到“量出为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③少尿的观察和护理:移植术后尿量小于30ml/h,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首先应排除血容量不足,如果在短时间内增加输液量,尿量略增,则为血容量不足。如尿量不增多,则应警惕发生肾后性梗阻、尿外渗、移植肾血管栓塞、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反应等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牵引术后的护理。

    正确答案: ⑴检查调整牵引装置,保持正确的牵引力线关系,保证有效牵引。
    ⑵皮肤牵引时,注意胶布有无松驰,皮肤有无水泡、糜烂、撕脱等,注意观察被牵引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功能活动有无异常。
    ⑶骨牵引时应避免牵引针左右移动,注意局部有无感染,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⑷鼓励病人做适当的肌肉收缩活动,行关节按摩。
    ⑸注意防止褥疮和泌尿系及呼吸系并发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乳癌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①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注意伤口敷料,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贴合紧密,松紧度适宜,以维持正常血运为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包扎过紧应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若胸带松脱,应及时加压包扎。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和有效负压吸引。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术后3~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女性绝育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①术后需卧床数小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的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及内出血征象;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免腹腔粘连;③协助医生观察伤口,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以免感染;④术后休息3~4周,禁止性生活1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IVF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1)取卵术后监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有无腹痛、阴道流血。
    (2)取卵术后1d或2d开始按医嘱肌内注射黄体酮。
    (3)ET导管的准备:导管内外表面要平滑,摩擦力小,不易粘着血和黏液。导管末端宜圆滑,便于滑行通过子宫颈管和子宫腔而不损伤子宫颈组织和内膜。
    (4)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子宫前倾或前屈病人取截石位;子宫急剧前倾或显著后屈病人,宜分别采用膝胸位或背卧位;子宫后倾病人则采用膝胸位。
    (5)ET术后卧床休息2h,即可起床,无活动限制。
    (6)ET术后剩余胚胎予以冷冻,向夫妇双方解释有关胚胎冷冻的事宜,如冷冻费用、保存时间、冷冻对胚胎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并签署胚胎冷冻协议书。
    (7)ET术后14d左右测血HCG,如阳性为妊娠,继续肌注黄体酮至孕3个月,并在ET术后30d左右行B超检查,如为三胎以上妊娠,需早期行选择性胚胎减灭术。
    (8)病人因OHSS或其他原因,不宜进行新鲜胚胎移植,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解除其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9)对未妊娠的病人,提供支持,协助病人应对压力
    (10)做好随访,协助病人克服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心脏起搏治疗的术后护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休息与活动:术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嘱患者保持平卧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如患者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60°。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应用镇咳药。安置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后第1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2)监测: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护24小时,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心电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感知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出院前常规摄X线胸片。
    (3)伤口护理与观察:伤口局部用沙袋加压6小时,且每间隔2小时解除压迫5分钟。定期更换敷料,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临时起搏器应每天换药1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患者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绀、波动感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护理。

    正确答案: ⑴循环系统的护理:①血压监测;②心功能监测;③体温监测;④肤色、皮温的观察。
    ⑵呼吸系统的护理:①妥善固定气管插管。②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③呼吸功能监测及护理。④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⑤气管导管气囊定时放气。⑥气管插管拔管后雾化吸入,以减轻喉头水肿、降低痰液的黏稠度,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
    ⑶肾功能监护;
    ⑷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⑸体位、活动与功能锻炼。⑹心理护理。⑺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护理。⑻出院指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