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试用例的组成部分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关于设计功能测试用例的叙述,______是不正确的。

    A.尽量用80%测试用例覆盖20%的核心业务模块

    B.功能测试用例中不包括功能的依从性测试用例

    C.功能测试用例中包括业务流,也包括测试数据

    D.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应注意缺陷群集现象

    A.

    B.

    C.

    D.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以下关于设计功能测试用例的叙述,(38)是不正确的。

    A.尽量用80%测试用例覆盖20%的核心业务模块

    B.功能测试用例中不包括功能的依从性测试用例

    C.功能测试用例中包括业务流,也包括测试数据

    D.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应注意缺陷群集现象


    正确答案:B
    解析:

  • 第3题:

    试题三(共 15分)

    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叙述,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程序段的流程如图 3-1所示,x、y是两个变量,K、J 表示一段程序执行体,表 3-1 所示为本题可供选择的四组测试用例组。

    【问题1】(3分)

    简答以下问题。

    (1)条件覆盖的含义是什么?

    (2)路径覆盖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 2】(2分)

    在程序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分支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其中,____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请把以下 4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上述空白处。

    ①语句覆盖

    ②条件覆盖

    ③判定覆盖(分支覆盖)

    ④路径覆盖

    【问题 3】(10 分)

    为了对图 3-1 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组。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1)和 (2) ,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3) ;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4) 和 (5)。

    请把以下 8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上述空白处。

    ① 试用例组Ⅰ和Ⅱ

    ②测试用例组Ⅱ和Ⅲ

    ③测试用例组Ⅲ和Ⅳ

    ④测试用例组Ⅰ和Ⅳ

    ⑤测试用例组Ⅰ、Ⅱ和Ⅲ

    ⑥测试用例组Ⅱ、Ⅲ和Ⅳ

    ⑦测试用例组Ⅰ、Ⅲ和Ⅳ

    ⑧测试用例组Ⅰ、Ⅱ和Ⅳ


    正确答案:

    试题三(共15分)
    【问题1】(3分)
    (1)条件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每一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
    (2)路径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条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问题2】(2分)
    (1)④(路径覆盖)

    【问题3】 (10分)
    (1)⑤
    (2)⑧
    (3)⑦
    (4)⑤
    (5)⑧
    其中,第(1)、(2)题的答案顺序可互换,第(4)、(5)题的答案顺序可互换。

  • 第4题:

    依据《GB/T 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软件测试应由相对独立的人员进行。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测试设计员具体职责的是______。

    A) 管理监督测试项目或测试组

    B) 设计测试用例

    C) 确定测试用例的优先级

    D) 建立测试环境

    A.

    B.

    C.

    D.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白盒测试是结构测试,被测对象是源程序,以程序的()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内部逻辑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齿轮泵组成部分的是()

    • A、泵体
    • B、齿轮
    • C、轴
    • D、叶轮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好的测试是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下列不属于需求验证的方法的是()。

    • A、需求评审
    • B、需求分析
    • C、利用跟踪关系
    • D、开发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级域名的组成部分的是()

    • A、字母
    • B、数字
    • C、-
    • D、@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什么是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分类?


    正确答案: 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最小实体,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分类:1白盒测试用例;2软件各项功能的测试用例;3用户界面测试用例;4软件的各项非功能测试用例;5对软件缺陷修正所确认的测试用例。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需求验证的方法的是()。
    A

    需求评审

    B

    需求分析

    C

    利用跟踪关系

    D

    开发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测试用例在软件测试中有着重要作用。以下选项中,()属于测试用例基本要素。
    A

    用例标识

    B

    测试项

    C

    测试输入

    D

    预期结果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或决策表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表6-5是一种通用格式,表中各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而各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测试用例包含测试用例ID号、场景(或说明/条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作为输人或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以及预期结果等项目。

    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通常是: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以及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在表6-6的测试矩阵中,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W01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请按上述规定为其他应用场景设计测试用例矩阵。


    正确答案:参见本案例要点解析中的表6-17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在场景法中设计测试用例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分析思路如下: ①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本案例中存在着以下五种场景。 场景1;基本流A; 场景2:基本流A、备选流B; 场景3:基本流A、备选流C; 场景4:基本流A、备选流D; 场景5:基本流A、备选流E。 ②测试用例表(表6-6)已给出了场景1的测试用例对于其他4行所填写的内容可以通过参照场景1的测试用例的解答思路进行。 ③本案例中与场景2(AB)相关的描述有; A2:验证加油卡。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 B:加油卡无效。在基本流A2过程中该卡不能够识别或是为非本机可以使用的IC卡加油机退卡并退出基本流。 由“备选流B(加油卡无效)”的描述提取出场景2(AB)的名称——“卡无效”输入值是“账号无效”预期结果是“退卡”。 ④本案例中与场景3(AC)相关的描述有: A2:验证加油卡。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 A3:验证黑名单。加油机验证卡账户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如果属于黑名单加油机吞卡。 C:卡账户属于黑名单。在墓本流A3过程中判断该卡账户属于黑名单例如:已经挂失加油机吞卡并退出基本流。 由“备选流C(卡账户属于黑名单)”的描述提取出场景3(AC)的名称——“黑名单卡”输入值是“帐号有效”和“黑名单卡”预期结果是“吞卡”。 ⑤基本流A1~A4、备选流D的相关描述与本案例中场景4(AD)有关。由“备选流D (加油卡账面现金不足)”的描述提取出场景4(AD)的名称——“金额不足”其输入值为“帐号有效”、“非黑名单卡”、“输入购油量有效”、“加油机油量有效”、“账面金额无效”预期结果是“提示错误或重新输入购油量或退卡”。 ⑥基本流A1~A4、备选流E的相关描述与本案例中场景5(AE)有关。由“备选流E (加油机油量不足)”的描述提取出场景5(AE)的名称——“油量不足”其输入值为“帐号有效”、“非黑名单卡”、“输入购油量有效”、“账面金额有效”、“加油机油量无效”预期结果是“提示错误或重新输入购油量或退卡”。 ⑦将以上分析结果按照试题中的规定——“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归纳整理成如表6-17所示的测试用例表。
    参见本案例要点解析中的表6-17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在场景法中设计测试用例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分析思路如下: ①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本案例中存在着以下五种场景。 场景1;基本流A; 场景2:基本流A、备选流B; 场景3:基本流A、备选流C; 场景4:基本流A、备选流D; 场景5:基本流A、备选流E。 ②测试用例表(表6-6)已给出了场景1的测试用例,对于其他4行所填写的内容可以通过参照场景1的测试用例的解答思路进行。 ③本案例中与场景2(AB)相关的描述有; A2:验证加油卡。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 B:加油卡无效。在基本流A2过程中,该卡不能够识别或是为非本机可以使用的IC卡,加油机退卡,并退出基本流。 由“备选流B(加油卡无效)”的描述提取出场景2(AB)的名称——“卡无效”,输入值是“账号无效”,预期结果是“退卡”。 ④本案例中与场景3(AC)相关的描述有: A2:验证加油卡。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 A3:验证黑名单。加油机验证卡账户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如果属于黑名单,加油机吞卡。 C:卡账户属于黑名单。在墓本流A3过程中,判断该卡账户属于黑名单,例如:已经挂失,加油机吞卡并退出基本流。 由“备选流C(卡账户属于黑名单)”的描述提取出场景3(AC)的名称——“黑名单卡”,输入值是“帐号有效”和“黑名单卡”,预期结果是“吞卡”。 ⑤基本流A1~A4、备选流D的相关描述与本案例中场景4(AD)有关。由“备选流D (加油卡账面现金不足)”的描述提取出场景4(AD)的名称——“金额不足”,其输入值为“帐号有效”、“非黑名单卡”、“输入购油量有效”、“加油机油量有效”、“账面金额无效”,预期结果是“提示错误,或重新输入购油量,或退卡”。 ⑥基本流A1~A4、备选流E的相关描述与本案例中场景5(AE)有关。由“备选流E (加油机油量不足)”的描述提取出场景5(AE)的名称——“油量不足”,其输入值为“帐号有效”、“非黑名单卡”、“输入购油量有效”、“账面金额有效”、“加油机油量无效”,预期结果是“提示错误,或重新输入购油量,或退卡”。 ⑦将以上分析结果按照试题中的规定——“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归纳整理成如表6-17所示的测试用例表。

  • 第14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高产”的测试是指(29)。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系统交付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应竭力设计能暴露错误的测试用例。高效的测试是指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软件尽可能多的错误。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覆盖率对软件测试作用的是______。

    A) 得知测试是否充分

    B) 协助找出代码中的语法错误

    C) 指导设计能够增加覆盖率的测试用例

    D) 了解测试的弱点在哪里

    A.

    B.

    C.

    D.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 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验证需求可以正确实现的测试用例称为(32) 。

    (32)

    A.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B.功能点测试用例

    C.通过测试用例

    D.失败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测试用例在软件测试中有着重要作用。以下选项中,()属于测试用例基本要素。

    • A、用例标识
    • B、测试项
    • C、测试输入
    • D、预期结果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测试文档的是()。

    • A、测试计划
    • B、测试用例
    • C、程序流程图
    • D、测试报告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好的测试是用少量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协议的组成部分的是()

    • A、语法
    • B、语义
    • C、模型
    • D、定时关系
    • E、语序

    正确答案:C,E

  • 第21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物组成部分的是()。

    • A、基础
    • B、地基
    • C、墙体
    • D、楼面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分类?

    正确答案: 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最小实体,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分类:1白盒测试用例;2软件各项功能的测试用例;3用户界面测试用例;4软件的各项非功能测试用例;5对软件缺陷修正所确认的测试用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试用例的设计质量贯彻的原则的是    (  )
    A

    全面性和正确性

    B

    完备性

    C

    可操作性

    D

    有效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