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脑电图检查准备工作。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准备工作。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检查前1天用肥皂水洗头。
2.检查前应停服镇静药、安眠药及抗癫痫药1~3天。
3.检查前应进食,不宜空腹,不能进食或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除非需要检查低血糖时脑电图改变,如对疑为胰岛B细胞瘤病人,为了弄清病人脑症状是否为低血糖所致,需空腹时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然后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后再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
4.如有颅内压增高而又需帮助定位者,应在检查前1小时左右用脱水剂降颅压,如静脉快速滴注或静脉注射甘露醇。
5.检查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勿穿尼龙衣,避免静电干扰;避免紧张、眨眼、咬牙、吞咽、眼或头或全身活动;有汗应拭去以避免伪差影响结果。还应告诉病人检查时遵嘱闭目、睁眼或做深呼吸。
6.对无法配合的小儿及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于睡眠中易发癫痫者可用镇静药、安眠药后做睡眠图。
7.准备好去脂用乙醇或丙酮,盐水浸电极纱布垫,消毒用碘酊、乙醇、棉签等,使用针极或蝶骨电极的毫针均应高压消毒。
8.备好抢救的必需物品及药品,如消毒空针、抗痉针剂(如笨巴比妥)、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各种急救药品、氧气等。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脑电图检查准备工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检查前1天用肥皂水洗头。
    2.检查前应停服镇静药、安眠药及抗癫痫药1~3天。
    3.检查前应进食,不宜空腹,不能进食或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除非需要检查低血糖时脑电图改变,如对疑为胰岛B细胞瘤病人,为了弄清病人脑症状是否为低血糖所致,需空腹时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然后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后再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
    4.如有颅内压增高而又需帮助定位者,应在检查前1小时左右用脱水剂降颅压,如静脉快速滴注或静脉注射甘露醇。
    5.检查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勿穿尼龙衣,避免静电干扰;避免紧张、眨眼、咬牙、吞咽、眼或头或全身活动;有汗应拭去以避免伪差影响结果。还应告诉病人检查时遵嘱闭目、睁眼或做深呼吸。
    6.对无法配合的小儿及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于睡眠中易发癫痫者可用镇静药、安眠药后做睡眠图。
    7.准备好去脂用乙醇或丙酮,盐水浸电极纱布垫,消毒用碘酊、乙醇、棉签等,使用针极或蝶骨电极的毫针均应高压消毒。
    8.备好抢救的必需物品及药品,如消毒空针、抗痉针剂(如笨巴比妥)、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各种急救药品、氧气等。

  • 第2题:

    简述钢轨打磨车动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巡视全车设备,检查是否有损坏或丢失的零部件。
    2、检查全车是否有油液的泄露。
    3、检查车辆连接处,确保连接销和闭锁装置都牢固可靠,管道和电缆都连接完好;
    4、检查全车的走行制动系统和悬挂装置,确保各部件完好和正常。
    5、检查打磨小车锁定是否可靠。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分析内容。

    正确答案: 主要根据脑波的波形、波率(每秒振动次数)、波幅(波的振幅高度)、两侧波幅差[(高侧波幅-低侧波幅)/高侧波幅×100%]、调幅(波幅波动的规律性)、脑波出现形式(单个或成群、散在或持续、短程或长程、规整或失律、阵发或爆发)、脑波的分布(弥漫或局限、双侧对称性)、时相(正、负、三相)、同步或倒置等判断脑电活动是否正常。分析时应注意年龄、意识状况,并应识别各种伪差。1.正常脑电图(1)正常成人清醒时脑电图:波形正常呈正弦形。基本波率以α波(8~13波/s)为主占大多数,少数为β波(14~30波/s);前者波幅为10~100μV,多见于顶枕部,调幅较好,后者多见于额、颞部,波幅在5~20μV以下,有时重叠于α波之上。正常人额、颞部可有少量散在低波幅(25μV以下)θ波(4~7波/s),一般无4次以下波率的δ波。双侧对称,调幅好。少数为低波幅,α波和β波均不明显,称为低波幅活动。(2)正常儿童清醒时脑电图:波率比成人慢,随年龄增长而渐加快,波幅比成人高。新生婴儿至3个月前以低波幅δ波为主,脑波不规则。3个月后波幅增高,常为高波幅(75~150μV)。6个月起可见θ波,18个月起有散在α波。枕部主要频率4岁以上不少于6波/s,9岁以上不少于8波/s,α波比例渐增多,逐渐代替了慢波(θ及δ),基线由不稳定渐趋稳定,波幅渐降,至14~18岁脑电图接近成人。(3)正常老年人清醒时脑电图:α波慢化,以8~9波/s多见,甚至7.5波/s,θ波增多,β波增加。(4)睡眠脑电图:思睡期原有基本节律受抑制,波幅降低,浅睡期额部可出现低波幅θ波,可在顶枕部出现尖波、驼峰;轻睡期可见短程12~16波/s睡眠纺锤;中睡期至深睡期则见高波幅θ活动及δ活动。但双侧基本对称。醒后脑电同清醒时。2.异常脑电图:目前脑电图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常划为轻、中、重(高)度异常,或依其分布分为弥漫性(普遍性)或局限性异常。不管任何年龄,出现异常电位(如痫性放电、三相波等)或正常电位分布异常,两侧明显不对称,特别是对外界刺激或睡眠时两侧反应不同,脑波平坦无波等均是公认的异常。(1)轻度异常:①α波波形欠整、杂乱;频差大于正常(同一导联超过1波/s,不同导联超过2.5波/s,双侧对应部位超过0.5波/s);波幅超过100μV,双侧波幅差大于50%,波幅调节差,基线欠稳。②额区或各区β波波幅大于30~50μV。③额、颞区慢波数量超过正常(散在θ波超过15%),波幅达中至高波幅。如果波形、波率、波幅3项中仅1~2项异常且并不突出,可划为边缘(界限)性脑电图。(2)中度异常:①脑电以θ节律为主。②有轻微的局限性异常。③有可疑或少量痫性放电(包括棘波、尖波、棘慢、尖慢、多棘慢波综合及高波幅慢波阵发性发放)。④经过度换气诱发出阵发性高波幅慢波,停止过度换气15~30秒后此种慢波仍未消失。(3)高度异常:①脑电以δ节律为主。②呈现明显局限性异常。③有明确的痫性放电:有人将自发放电归为高度异常,诱发放电归为中度异常;亦有按放电出现多少分为高、中度异常的;有人主张不管自发或诱发放电均归为高度异常。④脑电静息至平线无波。儿童正常时即以慢波为主,波幅较高,故判断应结合年龄,7岁以上枕部尚有散在2波/s,4岁以上基本节律少于6波/s,9岁以上基本节律少于8波/s,α波波幅超过150μV均应视为异常。人为划分脑电异常程度并不完全代表病情严重程度,如痫性放电常划为高度异常,但病人可无临床发作,有的脑瘤部位深在或处于早期、慢性期脑电还可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监测的意义。

    正确答案: (1) 脑缺血缺氧的监测:脑缺血缺氧的早期,出现短暂的EEG快波,当脑血流继续减少,EEG波幅逐渐降低,频率逐渐减慢,最后呈等电位线。
    (2) 昏迷病人的监测:可协助判断病情及预后。昏迷时EEG一般常呈现&波,若恢复到 波或 波,表明病情有所改善;反之,若病情恶化,&波逐渐转为平坦波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检查前1天用肥皂水洗头。
    2.检查前应停服镇静药、安眠药及抗癫痫药1~3天。
    3.检查前应进食,不宜空腹,不能进食或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除非需要检查低血糖时脑电图改变,如对疑为胰岛B细胞瘤病人,为了弄清病人脑症状是否为低血糖所致,需空腹时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然后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后再查血糖定量及脑电图。
    4.如有颅内压增高而又需帮助定位者,应在检查前1小时左右用脱水剂降颅压,如静脉快速滴注或静脉注射甘露醇。
    5.检查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勿穿尼龙衣,避免静电干扰;避免紧张、眨眼、咬牙、吞咽、眼或头或全身活动;有汗应拭去以避免伪差影响结果。还应告诉病人检查时遵嘱闭目、睁眼或做深呼吸。
    6.对无法配合的小儿及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于睡眠中易发癫痫者可用镇静药、安眠药后做睡眠图。
    7.准备好去脂用乙醇或丙酮,盐水浸电极纱布垫,消毒用碘酊、乙醇、棉签等,使用针极或蝶骨电极的毫针均应高压消毒。
    8.备好抢救的必需物品及药品,如消毒空针、抗痉针剂(如笨巴比妥)、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各种急救药品、氧气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先预热机器、稳压、检查机器时间常数、滤波、增益,进行标准电压测定。
    2.给受检者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定位后清洁头皮,安放电极,接好导线,测量头皮电阻,要求电阻值均在20kΩ以下,最好在5kΩ以下,不合要求部位应重新清洁头皮。
    3.拉下检查室窗帘,使光线较暗,并保持安静,避免有人走动及各种外界干扰。
    4.先将各描笔均置于同一顶部或枕部单极或顶枕双极导联,机器连通病人后描记10秒,称生物定标或对笔。
    5.然后正式进行双极(可用内直或与颞叶相联或横连等头皮两点电极相连)、单极(各电极与参考电极耳极相连)导联描记。
    6.使用导联及更换导联应及时记录,检查中增益等变动及病人状况都应随时记录。
    7.描记中可进行各种诱发试验:如睁闭眼、声光刺激、过度换气,或遵医嘱,或酌情加做某种特殊电极或诱发试验,例如进行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发睡眠等。进行诱发试验起止时应做好信号记录,有时为提高阳性率还可延长描记时间。特殊电极如鼻咽电极、蝶骨电极、小脑电极可帮助检查鞍区、中线部位、颞部及小脑部位病变。颅内手术有时可用皮质或皮质下(深部)电极帮助病变定位和确定手术范围及判断手术效果。
    8.记录完毕再进行一次标准测量。
    9.登记编号后,图谱即可供分析。选择一部分打印给病人及医生并留存。
    10.检查完毕应将时间常数、滤波、增益等检查一遍,归回常规位置,全部检查结束离开检查室前应关机,关闭总电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

    正确答案: (1)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和老产品结构性能的改进
    (2)新产品制造工艺的设计和老产品制造工艺的改进
    (3)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
    (4)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您操作压力容器前应进行哪些准备工作和常规性检查。

    正确答案: 准备工作:必须按规定着装,带齐操作工具,特别是专用工具应随身携带。
    常规性检查:1)设备工艺条件是否正常;2)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3)设备体及受压元件有无裂纹、变形及其它异常情况;
    4)各种阀门及法兰密封紧固元件、连接部位是否完好,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5)机泵、管线是否运转正常等;
    6)前班生产记录及故障处理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索赔谈判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要按规定期限取得索赔证据
    (2)要分清责任
    (3)认真准备谈判证据和资料
    (4)认真研究索赔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简述机组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机组安装或检修后,运行人员应了解设备安装,检修异动情况;
    (2)检查机组的所有检修工作票应结束、工作票注销、安全措施已拆除;
    (3)接到准备启动命令后,由各岗位做好启动前的具体准备工作;
    (4)检查气动工具,仪器,各种记录,消防工具准备好;
    (5)确认信号系统正常,各指示表计,记录仪器投入完好;
    (6)确认DCS和DEH工作正常,LCD显示与设备实际状态表计显示相等,各声光信号及事故喇叭正常;
    (7)确认化学已准备充足的除盐水;
    (8)机组联锁保护试验开机前试验良好;
    (9)各辅机转动部分无卡涩,轴承润滑油,冷却水,密封水系统正常;
    (10)所有水位计、油位计均在投入状态;
    (11)各电机测绝缘合格后送电;
    (12)汽轮机主油箱、EH油箱油位正常,油循环良好,油质合格;
    (13)调节系统和自动保护装置的调整试验完毕;
    (14)各转动机械部分试运正常;
    (15)凝结水箱、除氧器、循环水池补水正常;
    (16)主油箱补油至+150mm以上,EH油箱油位不应低于2/3;
    (17)检查各系统阀门开关试验正常后,置于开机前位置。

  • 第11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先预热机器、稳压、检查机器时间常数、滤波、增益,进行标准电压测定。
    2.给受检者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定位后清洁头皮,安放电极,接好导线,测量头皮电阻,要求电阻值均在20kΩ以下,最好在5kΩ以下,不合要求部位应重新清洁头皮。
    3.拉下检查室窗帘,使光线较暗,并保持安静,避免有人走动及各种外界干扰。
    4.先将各描笔均置于同一顶部或枕部单极或顶枕双极导联,机器连通病人后描记10秒,称生物定标或对笔。
    5.然后正式进行双极(可用内直或与颞叶相联或横连等头皮两点电极相连)、单极(各电极与参考电极耳极相连)导联描记。
    6.使用导联及更换导联应及时记录,检查中增益等变动及病人状况都应随时记录。
    7.描记中可进行各种诱发试验:如睁闭眼、声光刺激、过度换气,或遵医嘱,或酌情加做某种特殊电极或诱发试验,例如进行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发睡眠等。进行诱发试验起止时应做好信号记录,有时为提高阳性率还可延长描记时间。特殊电极如鼻咽电极、蝶骨电极、小脑电极可帮助检查鞍区、中线部位、颞部及小脑部位病变。颅内手术有时可用皮质或皮质下(深部)电极帮助病变定位和确定手术范围及判断手术效果。
    8.记录完毕再进行一次标准测量。
    9.登记编号后,图谱即可供分析。选择一部分打印给病人及医生并留存。
    10.检查完毕应将时间常数、滤波、增益等检查一遍,归回常规位置,全部检查结束离开检查室前应关机,关闭总电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加快工艺准备工作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工艺规程典型化,编制成工艺规程.
    (2)工艺装备的标准化、规格化.
    (3)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钢轨打磨车动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巡视全车设备,检查是否有损坏或丢失的零部件。
    2、检查全车是否有油液的泄露。
    3、检查车辆连接处,确保连接销和闭锁装置都牢固可靠,管道和电缆都连接完好;
    4、检查全车的走行制动系统和悬挂装置,确保各部件完好和正常。
    5、检查打磨小车锁定是否可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脑电图检查。

    正确答案: 脑电图(EEG)检查是通过脑电图仪将脑的自发生物电放大后显现或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脑功能的方法。它安全、无创、易行,既可了解脑的生理功能,又能反映脑的病理变化。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医学,可将脑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按频率分段做出功率模式图称为脑电地形图(BEAM),能快速反映脑各部脑电变化,定量准确,定位直观,然而在反映脑波波形变化及分辨伪差方面又不及EEG,故最好是EEG与BEAM两者同时记录,以取长补短。以往脑电图仪多用墨水描笔记录,不但描记时间受到限制,图纸保存亦难。近20年来多用无纸无笔机通过监视屏观察,计算机存盘,必要时选择打印记录,不仅适合于延长时间监测,也便于资料保存。尚有可移动式脑电图(AEEG,又称BrainHolter),记录盒可挂在病人腰部(病人活动不受限制)或放在床头(危重或卧床者可不必搬动),能记录到病人安静、活动及睡眠时的脑电图,记录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24小时以上,大大提高了对发作性疾病脑电异常的检出率;还有录像脑电图(VEEG),病人需在录像镜头监测范围内,但它能同时记录到病人的状态、发病的全过程及适时的脑电图,更有益于脑部疾病特别是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还有遥测脑电图可用于宇航员脑电的检测及远处病人会诊及教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机组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机组安装或检修后,运行人员应了解设备安装,检修异动情况;
    (2)检查机组的所有检修工作票应结束、工作票注销、安全措施已拆除;
    (3)接到准备启动命令后,由各岗位做好启动前的具体准备工作;
    (4)检查气动工具,仪器,各种记录,消防工具准备好;
    (5)确认信号系统正常,各指示表计,记录仪器投入完好;
    (6)确认DCS和DEH工作正常,LCD显示与设备实际状态表计显示相等,各声光信号及事故喇叭正常;
    (7)确认化学已准备充足的除盐水;
    (8)机组联锁保护试验开机前试验良好;
    (9)各辅机转动部分无卡涩,轴承润滑油,冷却水,密封水系统正常;
    (10)所有水位计、油位计均在投入状态;
    (11)各电机测绝缘合格后送电;
    (12)汽轮机主油箱、EH油箱油位正常,油循环良好,油质合格;
    (13)调节系统和自动保护装置的调整试验完毕;
    (14)各转动机械部分试运正常;
    (15)凝结水箱、除氧器、循环水池补水正常;
    (16)主油箱补油至+150mm以上,EH油箱油位不应低于2/3;
    (17)检查各系统阀门开关试验正常后,置于开机前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凿岩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凿岩前要检查并处理两帮和顶板的浮石;要检修好凿岩机、气腿子,上足润滑油,备齐钎杆和钎头,检查钎杆是否直,和钎头是否连接紧密,中心孔是否通气;检查压风管、供风管有无漏损现象,水压、风压是否满足要求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支座更换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应事先松动锚栓螺帽,对锈死的应以煤油或喷灯加温后,用扳手卸除或用专用的拆帽器拆除。
    (2)需重新锚固锚栓的应事先测量并计算好,在支承垫石上放出支座纵横中心线和锚栓位置,并将锚栓孔凿好。
    (3)根据当时钢梁的温度及该地区最高、最低温度计算出安装时活动支座的位移量,确定安装位置。
    (4)检查新支座各部件是否齐全,固定、活动支座位置是否正确。
    (5)搭设保险枕木垛,枕木垛基础坚实稳固。
    (6)试顶梁身。
    (7)根据设计确定支座位置和顶起高度,做好标记(需同时整修的各项病害可参照支座部分各项进行作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