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BMD
线粒体肌病
脊髓肌萎缩症
脑性瘫痪
先天性肌病
第1题:
男孩,4岁。自2岁起发现患儿行走无力、上楼困难、智力发育稍差。检查发现其步行呈鸭步状态,从仰卧位起立困难,腓肠肌有肥大。初期诊断最可能为()
第2题:
男孩,6岁。3岁时发现上楼困难,走路无力,易跌倒。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智商80,血清CPK高达1200U。该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第3题:
患儿,男性,8岁,自3岁始行走缓慢,容易跌倒,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其姨表兄弟或舅父也患有同样病者,查体:走路呈鸭步,Gower征阳性,四肢近端肌萎缩,双侧腓肠肌肥大,血清肌酶明显持续升高。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第4题:
男孩,7岁。3岁时发现上楼困难,走路无力,易跌倒。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智商80,血清CPK高达1200U。下列哪点不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第5题:
男,8岁,进行性上肢抬举困难,行走鸭步样,登楼困难3年,体检:神清,双侧肩胛带肌萎缩,近端肌力Ⅲ,远端肌力Ⅲ,翼状肩,臀部肌肉萎缩,双下肢近端肌力Ⅳ,GOWER征(+),腓肠肌双侧肥大,诊断为()
第6题:
7岁男孩,4岁时发现走路呈鸭步态,易跌倒。小腿腓肠肌肥大,智商cio)为80,Ⅱ()
第7题: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cmery-Drerfuss型肌营养不良
Congenitalmyotonic肌营养不良
Myotonic肌营养不良
第8题:
皮肌炎
抗肌萎缩蛋白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重症肌无力
脂质贮积病
第9题:
多发性肌炎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运动神经元病
脊髓压迫症
第10题: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重症肌无力
智力低下
第11题:
男孩,6岁。生后3岁时发现上楼困难,走路无力,易跌倒。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智商80,血清CPK高达1200U。下列哪点不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第12题:
患者男,6岁,因“上楼困难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无力,近端为主,腓肠肌肥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3题:
男,4岁,自2岁起发现患儿行走无力,上楼困难,智力发育稍差。检查发现步行呈鸭步状态,从仰卧位起立困难,腓肠肌有肥大。其诊断最可能为()
第14题:
男性,8岁,三年来进行性行走无力不稳,容易摔倒,渐不能上楼,蹲下起立困难、检查:双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明显萎缩,小腿肌肉丰满质硬,肌力4级,腱反射低,无锥体束征,无小脑征,无感觉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5题:
关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
属于X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肌活检示肌细胞萎缩与代偿性增生相嵌分布,肌浆网空泡化
男性患者青春期起病
肌无力自四肢近端躯十缓慢进展,下肢较重,呈鸭步
肢体近端肌萎缩,90%患者可见腓肠肌假肥大
第17题:
DMD/BMD
线粒体肌病
脊髓肌萎缩症
脑性瘫痪
先天性肌病
第18题:
DMD/BMD
线粒体疾病
脊髓肌萎缩症
脑性瘫痪
先天性疾病
第19题:
男性,3~5岁起病,下肢近端肌群受累最重
多数病例有智力低下
由仰卧位起立时,Cower征阳性
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
血清CPK增高,尤以早期明显
第20题:
DMD/BMD
线粒体肌病
脊髓肌萎缩症
脑性瘫痪
先天性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