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超过3个月不归还的行为。
(1)挪用公款罪的特征
①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公款的占有、使用、收益权。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侵犯了公款所有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而没有永久侵犯公款的全部所有权。犯罪对象限于公款,即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及客户置放金融机构的资金、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货币资金以及由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货币。但是,如果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现款或者物资归个人使用的,则均按本罪从重处罚。
②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超过3个月不归还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权或者职务的便利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a.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b.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c.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犯罪追诉期从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③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④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犯罪目的。
(2)本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
主体的范围不完全相同。本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犯罪目的是暂时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有归还的意图;而贪污罪的犯罪目的则是永久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③在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在具体行为方式上,本罪一般不存在做假账、虚报账目等行为;而贪污罪则往往需要做假账、虚报账目。
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本罪只是暂时侵犯公款的部分所有权;而贪污罪则是永久地侵犯公共财物的全部所有权。但本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贪污罪转化。如果行为人先行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案发前有能力归还,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拒不归还,其行为则由挪用公款罪转化为贪污罪。
(3)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除上述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
②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而挪用资金罪则仅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部分所有权,属于单一客体
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既包括国有、集体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也包括私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挪用公款罪的特征及其与贪污罪、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奢侈挥霍。甲构成( )。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贪污罪


    正确答案:D
    甲作为国有机关派驻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其挪用巨款挥霍的行为可以认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构成贪污罪。

  • 第2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 )。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资金罪

    D.受贿罪


    正确答案:B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 第3题:

    张某是某服装公司的法人代表,与担任出纳职务的妹夫合谋将100万元公司资金挪用到股市炒股,并将盈利的20万元平分。张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职务侵占罪
    D贪污罪


    答案:B
    解析:
    解析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题中张某属于普通主体,其行为符合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该罪的死刑
    B.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特别宽宥制度
    C.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终身监禁制度
    D.与挪用公款罪相比贪污罪的特征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A
    解析: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A选项说法错误。BC选项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内容。贪污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挪用公款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D选项正确。

  • 第5题: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区别是()、()、()。


    正确答案:犯罪的目的不同;犯罪结果不同;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 第6题:

    什么是挪用公款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如何区别本罪与贪污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要件:
    1、本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3、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4、主观是故意。本罪与贪污罪界限。
    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
    2、主体范围不同。
    3、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一同。
    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
    2、犯罪客全和犯罪对象不同。

  • 第7题: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犯罪客体不同
    • B、犯罪目的不同
    • C、犯罪主体不同
    • D、客观方面不同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甲系国有银行信贷中心主任,在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国有资金10万元用于炒股,则甲的行为构成()。

    • A、挪用资金罪
    • B、挪用公款罪
    • C、职务侵占罪
    • D、贪污罪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

    • A、挪用公款罪
    • B、贪污罪
    • C、挪用资金罪
    • D、受贿罪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犯罪客体不同

    B

    犯罪目的不同

    C

    犯罪主体不同

    D

    客观方面不同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从重处罚。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贪污罪

    D

    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款;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救、抢险、防汛、优抚、持贫、移民、救济款物。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后者是国家对款定款物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
    (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掌管、经手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
    (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权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特定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___从重处罚。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特定款物罪

    C、贪污罪

    D、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些列那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 重处罚
    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A,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 第15题:

    简述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主要区别是:(1)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以非法占用为目的,即暂时地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2)行为对象不同。挪用公款罪的对象仅限于公款;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既包括公款,也包括公物。(3)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公款使用收益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有权。(4)客观方面行为手段不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手段是擅自私用公款,实际案件中行为人一般没有涂改、销毁、伪造账簿的非法行为;贪污罪的行为手段是侵吞、窃取、骗取等非法手段,实际案件中行为人往往有涂改、销毁、伪造账簿的非法行为。(5)主体范围不完全相同。挪用公款罪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 第16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B、贪污罪的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 C、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 D、贪污罪的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区别是()。

    • A、犯罪的目的不同
    • B、犯罪结果不同
    • C、犯罪主体不同
    • D、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甲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奢侈挥霍。甲构成()

    • A、职务侵占罪
    • B、挪用资金罪
    • C、挪用公款罪
    • D、贪污罪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构成()

    • A、贪污罪
    • B、职务侵占罪
    • C、挪用资金罪
    • D、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某公司会计张某挪用本公司资金5万元用于个人炒股,则张某的行为涉嫌()

    • A、挪用公款罪
    • B、挪用资金罪
    • C、贪污罪
    • D、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挪用公款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如何区别本罪与贪污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要件:
    1、本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3、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4、主观是故意。本罪与贪污罪界限。
    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
    2、主体范围不同。
    3、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一同。
    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
    2、犯罪客全和犯罪对象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二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前者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后者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的犯罪目的是暂时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行为人具有归还的意图;后者则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后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占有、使用、收益权;后者侵犯公务行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