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名词解释题复杂共犯[2005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 A、必要共犯
    • B、任意共犯
    • C、简单共犯
    • D、复杂共犯

    正确答案:B,D

  • 第2题:

    单选题
    有明确分工的共同犯罪被称为()。
    A

    简单共犯

    B

    复杂共犯

    C

    主观共犯

    D

    客观共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名词解释题
    班级经营[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班级经营是指教师或学生遵循一定的准则,通过计划、组织、督导和预期等活动,适当而有效地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项业务,以发挥教学效果,完成教育目标的历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多选题
    银行职员丙的行为构成(  )。[2007年真题]
    A

    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B

    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C

    洗钱罪

    D

    赃物犯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银行职员丙虽然知道乙的资金是挪用公款的资金,挪用公款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且乙丙之间并没有事先通谋,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B项,银行职员丙对于乙用挪用的公款进行贩卖毒品的活动并不知情,不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CD两项,《刑法》第191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的,构成洗钱罪。银行职员丙明知乙的资金是挪用公款所得仍然加以提供资金账户,构成洗钱罪。赃物犯罪属于口袋型犯罪,而洗钱罪本身即具有赃物犯罪的性质。因此,根据“特殊优先于一般”的罪名适用原则,应当认为丙的行为构成洗钱罪,而非赃物犯罪。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正确答案: 合规律性;真,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片面共犯

    正确答案: 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法律价值[2005年真题]相关试题:法的价值[2002年真题]

    正确答案: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在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大致包括三种含义:①法的目的价值。通过法的制定和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如自由、正义、秩序、人权、和谐等。②法的形式价值。即法自身应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属性,如法律应当逻辑严谨,而不互相矛盾;应当简洁明了,不繁琐隐晦;应当公之于众,而不神秘莫测等。③法的评价标准。即法律对各种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遵循的准则,如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效率[2009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效率指卫生规划或活动的成果同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之间的比率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复杂管路

    正确答案: 是指由两根以上管路组成的管路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一真一切真

    正确答案: 一真是指绝对的真理而言,华严宗所谓一真法界,天台宗所谓诸法实相,都是不离自性,站在真如的立场上谈性,则一切法的不虚妄性和不变异性即是真如,故说一真一切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9年真题]
    A

    丙构成受贿罪共犯

    B

    丙构成介绍贿赂罪

    C

    丙构成行贿罪共犯

    D

    丙没有实行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CD三项,帮助犯是帮助实行犯实行犯罪的人。成立帮助犯,要求有帮助的故意实施帮助行为。本题中,丙在主观上明知甲的行为意图而有帮助的故意,在客观上实施了帮助甲行贿的行为,丙和甲之间具有共犯关系,应当成立行贿罪的帮助犯(从犯)
    B项,介绍贿赂罪是指行为人得知他人有求于国家工作人员,有通过行贿谋求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意思时,向国家工作人员传递、提供该信息的行为。本题中,甲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行贿,丙为帮助甲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乙转交贿赂款,转交贿赂款的行为不是传递、提供贿赂信息的行为,不成立介绍贿赂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