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冒充公安机关民警,以侦查案件为由骗得某医院工作人员王某提供的大量患者个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 B、王某构成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C、王某主观上无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故意,不构成犯罪
    • D、王某客观上实施了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C

  • 第2题:

    邮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隐匿他人的邮件、电报、从中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而后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的,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 B、私自开拆、隐匿、弃毁邮件、电报罪
    • C、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D、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论处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甲从银行工作人员乙那里非法购买了大约500份银行客户的信用卡信息资料。甲的行为构成()。

    • A、泄露内幕信息罪
    • B、收买信用卡信息罪
    •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 D、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A、侵犯公民隐私罪
    • B、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C、诈骗罪
    • D、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问答题
    什么是抗税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

    正确答案: 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又侵犯了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认定本罪:
    1、区分抗税罪与一般拒不缴纳税款行为的界限。
    2、区分抗税罪与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拒缴错征税款的界限。
    3、区分抗税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4、抗税罪共犯的认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什么是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构成本罪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本罪具有如下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贪污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

    正确答案: 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
    一类是国家工作人中;
    二类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个人贪污在5000元以上,或者虽然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才构成犯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逃税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该罪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达到一定比例标准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1)逃税罪的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多次逃税数额较大未经处理的,按累计数额计算。对初次逃税,经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构成,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逃避履行纳税义务,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认定逃税罪时应注意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①符合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避税行为,既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不构成逃税罪。
    ②因无意识漏税或因过失造成漏税,因不具有逃税罪要求的主观特征——故意,也没有采用逃税的各种手段,所以不构成逃税罪,应按税务机关规定及时补缴,税务机关也应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
    ③虽系故意逃税行为,但未达到逃税罪要求的法定情节,如数额、比例标准等情节未达法定要求的,不构成逃税罪,应按税法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逃离部队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国家兵役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现役军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和立法精神,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明确指出()
    A

    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

    B

    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

    C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

    D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E

    设立网站、通讯群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定性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分裂国家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特征: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统一;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放火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该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放火罪的构成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侵犯对象是关系公共安全的公私财产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行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认定放火罪需注意的问题
    ①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区分本罪与以放火为手段的后两种罪的界限,关键看放火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放火罪,反之,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
    ②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放火罪,反之,虽用点火方式但并不危及公共安全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③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区分本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是焚烧的对象是否开始独立的燃烧,开始独立燃烧的,构成犯罪既遂,否则,就是犯罪未遂。
    ④本罪与数罪的界限。行为人实施杀人等犯罪后,为毁灭罪证而放火,并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数罪并罚的原则定罪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个体户李某看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能赚钱,便与银行工作人员王某合谋,两人商定,由王某提供该银行储户信息,李某出售。两人大量出售储户信息,后被公安机关查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
    • B、王某构成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C、两人构成共同犯罪
    • D、李某因不具备特定身份,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邮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隐匿他人的邮件、电报,从中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后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的,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 B、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 C、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D、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和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拥有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 第16题:

    问答题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和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拥有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什么是拐卖妇女、儿童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

    正确答案: 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獐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买、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即满16周岁。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认定本罪:获利为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绑架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该罪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绑架罪的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绑架他人的行为。绑架,是指以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使人不敢反抗或者不能反抗、不知反抗的方法,挟持他人离开家庭或处所,转移到其他地方予以拘禁,使他人处于行为人的实力控制之下的行为。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获取其他非法利益的目的。
    (2)认定绑架罪需注意的问题
    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主要是将绑架罪与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区别开来。前者的主观目的是勒索财物或者获取其他非法利益;后者的目的则是索取他人所欠自己的合法债务。
    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以绑架罪一罪定罪,并按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量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该罪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1)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正在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认定破坏交通工具罪需注意的问题
    ①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毁坏交通工具的零部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构成本罪;反之,符合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构成特征,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②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盗窃交通工具的零部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按本罪定罪处罚,反之,按盗窃罪处理。
    ③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以放火、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既构成本罪,也构成放火罪、爆炸罪,属于法条竞合,根据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对此种情况应按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答:

    正确答案: 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和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拥有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假冒军人身份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客体是军队的声誉、军队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一般是指非军人冒充军人的身份,但也包括军衔、职务级别较低的军人冒充军衔、职务级别较高的军人,或者一般部门的军人冒充机要部门的军人的行为。招摇撞骗,是指假借军人身份到处炫耀,利用人民群众的信任、爱戴,骗取各种非法利益。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非军人,也有个别是军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且一般具有谋取钱财、荣誉、待遇等非法利益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如何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人的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而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要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或单位可构成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界限:首先应当查明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有无合法依据。合法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包括:
    1、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
    2、虽未经著名作权人许可,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其作品的作为。
    3、作品超过权利保护期的。其次,应录划清本罪与一般著作权侵权行为界限。同时,应当掌握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数额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公民个人的信息自由和安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将合法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①“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的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和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该信息限定为法定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即利用公权力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法获得的信息。
    ②“情节严重”指行为人以此获利较大;多次或提供多人的信息;给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将信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如果自然人或单位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本罪从重处罚。
    (4)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