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请购单,判断授权适当性
观察存货收发流程,判断失窃可能性
分析比较贵重金属标准耗用量与实际耗用量之间的差异
复核记录正确性,确保计价正确性
函询供应商,了解供货稳定性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第7题:
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进行现场监督
实际参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
对被审计单位已经盘点的存货进行检查
撰写盘点备忘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8题:
了解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了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
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的监盘计划
获取、审阅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预定的盘点程序
第9题:
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审计人员不必进行监盘
存货监盘的主要目的是鉴别存货的质量等级
监盘的范围应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而定
对盘点难度大的存货,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收发记录确认存货数量
第10题:
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往年的审计经验,编制存货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程序是实质性程序,不包括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和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确定检查存货的范围
存货监盘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间的分配以及审计成本的核算
第11题:
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值得信赖的内部控制
审阅购货、生产和销售记录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向接触到相关存货项目的第三方检查人员询证
实施其他替代审计程序,比如追查该批存货的生产、使用和处置等有关报告确定此类存货的存在
第12题:
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进行现场监督
实际参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
对被审计单位已经盘点的存货进行抽点
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存货盘点资料详加审核,并归入审计档案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程序中,属于对被审计单位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评的有()。
第18题:
假定接受委托前,被审计单位已经完成期末存货盘点,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注册会计师主要检查存货是否存在,评价存货状况,并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货盘点程序可靠性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观察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指令的遵守情况,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程序的实施情况
存货监盘程序用于控制测试还是实质性程序,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是否一贯采用永续盘存制
第20题:
实地观察采购与存货验收、保管等职责是否分离
运用分析方法检查产品成本总体合理性
检查存货出库单是否经过审批
询问存货盘点程序,并抽查盘点记录
复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和分配结果正确性
第21题: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内部控制测试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直接相关
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第22题:
注册会计师在对存货进行监盘时的检查时,其目的既可以是为了确证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得到适当的执行(实质性程序),也可以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物总额(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情况、存货盘点程序以及其他在以前年度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存货监盘的范围大小取决于存货的内容、性质及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在对存货实施具体的监盘程序时,包括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盘点的实地观察程序和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
第23题:
抽查请购单,判断授权适当性
观察存货收发流程,判断失窃可能性
分析比较贵重金属标准耗用量与实际耗用量之间的差异
复核记录正确性,确保计价正确性
函询供应商,了解供货稳定性
第24题:
亲自盘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
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除非不可行)
对期末存货记录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其是否准确反映实际的存货盘点结果
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