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将项目风险进行归纳,提出风险分析结论
为防止或减少不利影响而采取对策的一系列活动
认识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估计其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
第1题:
下列各题中,表述内容错误的是( )。
A.对于重要审计项目,不应仅仅依据分析程序
B.对于准确性较低的审计项目,应较多依赖分析程序
C.对于审计风险较低的审计项目,可较多依赖分析程序
D.对于分析程序结果与执行其他实质性程序结果不一致的,应当较多依赖其他实质性程序结果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9题:
项目风险管理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的系统过程。
第10题:
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
将分析程序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第11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过程中,分析程序是必须执行的程序
实质性分析程序是细节测试的一种补充,注册会计师仅仅依靠实质性分析程序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对同一认定实施细节测试的同时,可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的资料主要涉及财务信息,但注册会计师视需要也可以利用非财务信息
第12题: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个审计项目中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实质性程序和总体复核
细节测试比实质性分析程序更能有效地应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时应当使用被审计单位外部的数据建立预期
需要从实质性分析程序中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可接受差异额应当越低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四个过程。其中,项目风险度量阶段包括()两个过程。
第20题:
实质性程序的基本类型包括()。
第21题: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风险估计
风险评价
风险对策
第22题:
对于重要审计项目,不应仅仅依据分析程序
对于会计数据可靠性较低的审计项目,应较多依赖分析程序
对于审计风险较低的审计项目,可较多依赖分析程序
对于分析程序结果与执行其他实质性程序结果不一致的,应当较多依赖其他实质性程序结果
第23题:
风险评估阶段采用分析程序比实质性程序阶段相比精度更高
风险评估阶段采用分析程序比实质性程序阶段相比保证水平更低
总体复核与风险评估程序中使用的分析程序的手段基本相同,目的不同
实质性程序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的保证水平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