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的帐面金额
抽样间隔
预计偏差率
总体标准差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
第4题:
注册会计师在记录审计过程时需要记录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下列关于识别特征表述不恰当的是()
第5题:
在选择属性抽样的样本时,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预计精确度以及()。
第6题: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
第7题:
为了抽取样本进行变量测试,审计师应当考虑预计精确度、标准差和()。
第8题:
制度基础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基础上,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较差,或者不能有效执行,审计人员就应扩大审计范围和抽样数量,直至采用()
第9题:
只有II
只有I
I和III
I、II和III
第10题:
总体账面价值
抽样间隔
预计发生率
总体标准离差
第11题:
总体的账面价值
抽样间距
预期发生概率
总体标准偏差
第12题:
记录的总体金额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预计差错发生率
抽样间距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完整性原则是指()的内容能全面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
第16题:
在进行变量抽样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需要的精确度、标准离差和()。
第17题:
抽样推断时,置信度反映市场抽样调查的精确度。
第18题:
在对属性测试的项目进行抽样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置信度、要求的精确度,和()。
第19题: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
第20题:
总体的帐面金额
抽样间隔
预计偏差率
总体标准差
第21题:
总体的帐面金额
可接受风险水平
预计偏差率
抽样间隔
第22题:
记录中的总体货币金额
抽样间距
预计发生率
总体的标准差
第23题:
在对应收账款计价测试时,需要将应收账款的账龄作为识别特征
在系统抽样时,需要以总体抽样起点和抽样间隔作为识别特征
在询问被审计单位特定人员时,应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业作为识别特征
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单进行细节测试时,需将订单的数量、单价和金额作为识别特征
第24题: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详细审计
抽样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