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不严,师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第1题:
第2题: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三字经》)
第3题: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三字经》)
第4题:
联系教学实践,解析《学记》中下列一段话: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第5题:
墨子认为教师的教育态度应该是()。
第6题:
师者只要乐教,是否善教,并不重要。
第7题:
老猫教幼仔捕老鼠
老鸭教小鸭游水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
第8题: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不严,师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第9题:
老何为
老无为
老作何
第10题:
上说下教、“虽不扣必鸣”
“不扣不鸣”
不学无害
顺其自然
第11题:
第12题:
信任学生
了解教育对象
严格要求学生
惩罚学生
第13题:
《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可见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的优良传统。
第14题:
《三字经》中哪句话表达了“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第15题:
“养不教,父之过”接句为:()
第16题:
《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第17题:
我国的老年保健策略归纳为()
第18题:
信任学生
了解教育对象
严格要求学生
热爱学生
第19题:
老有所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老有所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老有所爱、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老有所育、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第20题:
苟不教,性乃迁
人不学,不知义
幼不学,老何为
第21题:
第22题:
先教歌词方法
先教歌曲节奏方法
分句教唱法
整体教唱法
第23题:
养不教
父之过
师之惰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