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的行为属于乘人之危,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构成欺诈,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乘人之危,合法有效
第1题:
第 23 题 投保人王某勾结鉴定人赵某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使得王某获得了巨额保险金。王某和赵某的行为构成:( )
A.王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
B.赵某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C.赵某构成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赵某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王某欠赵某50万元货款,王某一直借故不还。赵某无奈之下,打听到王某隔日将会携带大量现金到A地进行买卖交易。第二天,赵某喊了几个朋友一起在王某去A地的路上将王某拦截,强行夺走王某随身携带的现金并现场清点共45万元。接着赵某等人逼王某写下大致内容为王某已还赵某货款45万元,尚欠赵某5万元的欠款字据,之后赵某和朋友拿着钱走了。事后王某到派出所报案,经医院鉴定王某仅受轻微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7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赵某系个体工商户,因急需现金,将私房三间典与王某,得典价3万元。后王某将该房租与陈某。因雷电起火,该三间房屋被毁。该房屋毁灭损失的风险应由()承担。
第9题:
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
第10题:
王某的行为属于乘人之危,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构成欺诈,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可撤销
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乘人之危,合法有效
第11题:
完全有效
因胁迫而可撤销
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第12题:
赵某
王某
赵某和王某
王某和陈某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18题:
王某承租一大酒店,某日该人对酒店服务员李某称孙某欠债不还,令其从学校绑架孙某之子作为人质,逼其还债。李某信以为真,遂将孙某之子骗出后关押到酒店地下室。后王某又指使赵某打电话向孙某勒索100万元。赵某依言打出勒索电话。当王某再次要赵某打勒索电话时,赵某害怕,予以拒绝。孙某之子被扣押于酒店地下室72小时。本案中,该三人的行为如何定罪?()
第19题:
张某开一家小商店,某日,张某因急事需要离开,遂叫来店看望自己的好友王某代为看店。恰好赵某到商店购物,王某将店里挂着的一套西服卖给了赵某。不料,该西服是张某的弟弟准备结婚用的,张某赶紧找到赵某,要求退衣还款,赵某不同意,为此引发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王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买卖行为无效
王某的行为是表见代理,买卖行为有效
西服买卖显失公平,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西服买卖乘人之危,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第22题:
赵某不构成犯罪
赵某构成抢劫罪
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赵某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第23题:
受胁迫
显失公平
乘人之危
部分胁迫、部分乘人之危
第24题:
王某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李某的行为
王某无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李某的行为
王某行使撤销权的范围是25万元
王某行使撤销权的费用由李某承担,孙某应当适当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