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催眠的基础
催眠是将被催眠者诱导到一种特殊意识状态
催眠后催眠者可对被催眠者进行各种疾病治疗
催眠后被催眠者意识域缩小,暗示性升高
第1题:
A.躯体放松法
B.药物催眠法
C.钟摆运动法
D.言语催眠法
第2题:
A、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
B、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个体都可以进人催眠状态
C、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是不同的
D、催眠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行业
第3题:
若催眠师给予暗示,则被催眠的人会忘记被催眠时发生的事。
第4题:
关于催眠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关于催眠,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第6题:
催眠师具较高的权威性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高暗示性的人身上才能施术
要求被催眠者放松、安静、消除杂念
它的适应证主要是癔症
它的适应证主要是抑郁症
第7题:
询问阶段
深化阶段
诱导阶段
治疗阶段
第8题:
催眠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具有高暗示性的人身上才能实施
要求被催眠者放松、安静、消除杂念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催眠治疗
第9题:
催眠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高暗示性的人上才能施术
要求被催眠者放松、安静,消除杂念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催眠治疗
第10题:
电话催眠
觉醒状态下催眠
睡眠状态下催眠
麻醉药物催眠
自我催眠
第11题: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
催眠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要求被催眠者放松、安静、消除杂念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具有高暗示性的人身上才能实施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催眠治疗
第12题:
对于自愿接受催眠者可以直接进行催眠,对被动接受催眠者需要加以解释
对于过去曾经有过催眠经验的受术者无需进行催眠感受性测试
需要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再进行催眠治疗
催眠师不可以表达出对催眠没有信心
对于低龄受术者,出于保护目的,催眠师可以在未征得受术者同意前提下告诉家长相关催眠内容
第13题:
关于催眠,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A.暗示是催眠的基础
B.催眠是将被催眠者诱导到一种特殊意识状态
C.催眠后催眠者可对被催眠者进行各种疾病治疗
D.催眠后被催眠者意识域缩小,暗示性升高
第14题:
引导被催眠者从轻度催眠状态,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这一阶段被称为()
第15题:
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
第16题:
关于催眠治疗,以下哪一项不够确切( )
第17题:
关于催眠,以下错误的是()
第18题:
暗示是催眠的基础
催眠是将被催眠者诱导到一种特殊意识状态
催眠后被催眠者的感知觉可改变
催眠后被催眠者意识域缩小,暗示性升高
催眠后催眠者可以对被催眠者进行各种疾病治疗
第19题:
通常采用麻醉作用类的药物
常采用5%的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
无需结合言语暗示催眠
一般适用于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或者暗示性不强的人
适合初学者试用的催眠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瞬间达到深度催眠状态的催眠法
对于暗示性较差的人比较容易实施
突然快速的催眠法主要应用于强迫症等治疗
可实施在重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
适合适用在幼儿中
第22题:
对于被动接受催眠的受术者,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施术前心理准备工作,主动自愿者则不需要
催眠师需要向受术者说明什么是催眠治疗,解释催眠的本质
催眠师应该了解受术者催眠治疗的动机、目的和迫切性,以及受术者对催眠治疗的认识程度
催眠师要努力和受术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催眠师要与受术者建立良好的精神接触
第23题:
催眠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具有高暗示性的人身上才能实施
要求被催眠者放松、安静、消除杂念
催眠治疗必须是在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催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