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戒细胞癌
髓样癌
基底细胞癌
硬癌
单纯癌
第1题:
全宫双附件切除
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
全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取样
广泛性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
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
第2题:
早期声门上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可首选放射治疗
T3、T4期喉癌手术切除后需行术后放疗
软骨受侵犯但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后仍需行术后放疗
病变侵及声门下区者行术后放疗时应避开气管造瘘口
病变严重阻塞气道伴呼吸困难者为放疗相对禁忌证
第3题:
TPO
IL-3
IL-11
IL-6
以上均可
第4题:
依据病变及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解剖结构
预定靶区的剂量分布
预定危及器官的剂量限量
利用优化设计算法
确定治疗目标
第5题:
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设备的诊断、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范围,包括转移的淋巴结和其他的转移病变
为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的目的,按照特定的时间一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区和(或)亚临床病灶的范围
临床靶区加一内边界的范围
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选择和确定的至少应达到的剂量水平所包括的范围
包括内靶区和考虑由于摆位误差、体位重复性等因素而外放的范围
第6题:
脑
脾
骨
肺
肝
第7题:
①+②
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③+④+⑤
第8题:
起源于胃肠道管壁的细胞
可显示为平滑肌和神经成分两种分化的肿瘤
>80%的GIST的KIT及S-100表达阳性
判断间质瘤良恶性的组织学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分裂象计数,结合肿瘤体积大小
核分裂>5/50HPF,无论肿瘤大小都属于恶性
第9题:
X线管衰老
束流管衰老
千伏调节器接触不良
某电路负载电流增大或工作电压降低
X线球管漏气
第10题:
曲妥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贝伐单抗
利妥昔单抗
阿仑单抗
第11题:
头颈部肿瘤大多病变表浅,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所以治愈率较高
下咽癌治疗效果较好,腮腺癌、喉癌治疗效果较差
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同步放化疗不能用于头颈部肿瘤的术前治疗
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剂量在50~60Gy
第12题:
未分化癌
鳞癌
黏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淋巴瘤
第13题:
与原发瘤组织类型相同
多发性,散在分布
边界多不清楚
多位于器官表面
可形成癌脐
第14题:
2000cGy
3000cGy
4000cGy
5000cGy
7000cGy
第15题:
B超适用于颈部淋巴结和甲状腺受侵的检查
MRI是中枢神经系统、椎管内受侵的首选检查方法
T检查
PET或PET-CT是目前较公认的适于淋巴瘤治疗前分期和治疗后监测疗效的方法
在疑有淋巴瘤肌骨系统受累时首选
第16题:
蕈样霉菌病
室壁瘤
尤文肉瘤
血管瘤
葡萄胎
第17题:
磁共振成像
CT扫描
骨ECT
活检
免疫组化
第18题:
不能避开重要器官
不能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不利于采用最佳角度治疗
相邻野匹配问题
不能提高肿瘤靶区剂量
第19题:
服用利血生
少量多次输血
暂时停药
加强营养
中药治疗
第20题:
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
瘤病指的是肿瘤多发的状态
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
称为母细胞瘤的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
第21题:
放疗结束后1周以内
放疗结束后1~2周
放疗结束后2~4周
放疗结束后4~6周
放疗结束后6~8周
第22题:
它表示当射线通过楔形板后,等剂量曲线改变倾斜的角度
定义深度取射野中心轴5cm处
是等剂量曲线与射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
与α角等同
常用角度有30°、45°、60°和75°四种
第23题:
处方剂量面所包的体积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照射体积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治疗靶区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靶区的形状与剂量的分布形状一致
照射的形状与剂量的分布形状一致
第24题:
损伤因子刺激下的反应性增生
间变性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
细胞异型增生,未累及上皮全层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无浸润、无转移的肿瘤性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