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方式
社会活动方式
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秩序状态
第1题: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采取何种原则与方式去组织旨在治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权机关。( )
A. 错误
B. 正确
第2题:
以下哪些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法家“法治”的思想。( )
A“法治”既要包含“法律之治”,也要包含“法律至上”。
B“法治”就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方式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理想状态。
C“法治”的最高理想状态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D“法治”就是“轻罪重罚”,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第6题:
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而言,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第7题:
“要维护全国良好的社会秩序,只有具体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即必须依法治镇、依法治村,要制定各种办法、规定来治理全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特别是要重点治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村民。”这句话的错误表现在()。
第8题:
法治,是一种()。
第9题:
国家治理
依法治理
社会评价
人民自觉
第10题:
国家治理方式
社会活动方式
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秩序状态
第11题:
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亦即一个国家在寻求治理的手段时,会选择以法律为主的社会治理手段
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它常常被理解为“依法办事”,即在法律被制定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活动均应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
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也就是说,法治必须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正当基础
法治还经常被作为一种文明的法的精神,与理念、原则、观念等词联用
第12题:
法制
人治
法治
德治
第13题: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治理能力范畴中的一种新要求,这是( )的特质所决定。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B.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
C.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第14题:
正义是以一种正当的分配方式达到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状态。()
第15题:
第16题:
()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第17题: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化解社会矛盾,运用()。
第18题: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第19题:
()是以一种正当的分配方式达到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状态。
第20题:
“法治”既要包含“法律之治”,也要包含“法律至上”
“法治”就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方式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理想状态
“法治”的最高理想状态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法治”就是”轻罪重罚”,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
第21题:
宪法
法律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第22题:
仅仅将法作为治理社会的工具
将依法治国中的“法”泛化为所有国家机关制定的规则
将依法治国理解为依法治理老百姓
认为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于制约国家权力
第23题:
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
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不同
治理国家的效果不一样
是社会控制和国家治理的方式不同
第24题: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
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
政治思维和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