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A 血白蛋白显著下降B 尿胆红素强阳性C 血钾降低D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E 网织红细胞增多

题目
单选题
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
A

血白蛋白显著下降

B

尿胆红素强阳性

C

血钾降低

D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E

网织红细胞增多


相似考题
更多“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 122~123 问题:

    第 122 题

    胰头癌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见


    正确答案:C
    考查胆的触诊法及临床意义。

  • 第2题:

    梗阻性黄疸的病人麻醉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血内胆红素、胆酸增多。胆盐、胆固醇代谢异常可使维生素K吸收障碍,致使由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FⅡ、Ⅶ、Ⅸ、X)减少;
    (2)胆道手术还可导致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异常出血。术中如遇有异常渗血,应及时检测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有适应证时给予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已酸(EACA),抑肽酶(aprotinin)等处理。
    (3)不论选用何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应注意对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及早对症处理。措施有:麻醉前应用足量抗胆碱类药;出现心动过缓应及早静注阿托品纠正,伴有血压下降时加用麻黄碱,必要时应暂停手术刺激;还应采取预防措施,例如用利多卡因局部作表面麻醉或行腹腔神经丛阻滞。
    (4)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应尽量选择对肝功能影响的麻醉药物,防止麻醉药物代谢原因导致苏醒期延长。

  • 第3题:

    黄疸病人进行B超探测的价值在于确定是否为梗阻性黄疸,进而可发现梗阻部位及性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患者老年男性,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超声可见左右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左右肝管于汇合处中断,可见45mm×36mm稍低回声肿块,边缘欠清晰。关于黄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血性黄疸
    • B、低位梗阻性黄疸
    • C、肝细胞性黄疸
    • D、高位梗阻性黄疸
    • E、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对于梗阻性黄疸正确的是()

    • A、梗阻性黄疸不会出现茶色尿
    • B、梗阻性黄疸有明显的皮肤瘙痒
    • C、梗阻性黄疸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 D、梗阻性黄疸不会出现陶土便
    • E、梗阻性黄疸不会出现发热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胰头癌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见(  )。[2004年]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配伍题
    可见溶血性黄疸的是()。|可见肝处梗阻性黄疸的是()。
    A

    肝癌

    B

    肝硬化

    C

    疟疾

    D

    白血病

    E

    胰头癌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肝外梗阻性黄疸多由于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及蛔虫等阻塞所引起。溶血性黄疸见于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如白血病、蚕豆病、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等。

  • 第8题:

    问答题
    梗阻性黄疸的病人麻醉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血内胆红素、胆酸增多。胆盐、胆固醇代谢异常可使维生素K吸收障碍,致使由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FⅡ、Ⅶ、Ⅸ、X)减少;
    (2)胆道手术还可导致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异常出血。术中如遇有异常渗血,应及时检测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有适应证时给予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已酸(EACA),抑肽酶(aprotinin)等处理。
    (3)不论选用何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应注意对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及早对症处理。措施有:麻醉前应用足量抗胆碱类药;出现心动过缓应及早静注阿托品纠正,伴有血压下降时加用麻黄碱,必要时应暂停手术刺激;还应采取预防措施,例如用利多卡因局部作表面麻醉或行腹腔神经丛阻滞。
    (4)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应尽量选择对肝功能影响的麻醉药物,防止麻醉药物代谢原因导致苏醒期延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A.血白蛋白显著下降
    B.尿胆红素强阳性
    C.血钾降低
    D.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E.网织红细胞增多

    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

    答案:B
    解析: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生成白蛋白数量减少;阻塞性黄疸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胆道阻塞、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管扩张、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而使血中的结合性胆红素升高,大量结合性胆红素随尿液排出体外。

  • 第10题:

    可见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是()

    • A、肝癌
    • B、肝硬化
    • C、疟疾
    • D、蚕豆病
    • E、胰头癌

    正确答案:E

  • 第11题:

    男性,60岁,上腹部不适,低热,黄疸1周。超声可见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左右肝管于汇合处中断,可见20mm×22mm边缘欠清晰的等回声肿块,无晕,胆囊萎缩。关于黄疸,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低位梗阻性黄疸
    • B、高位梗阻性黄疸
    • C、肝细胞性黄疸
    • D、溶血性黄疸
    • E、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梗阻性黄疸病人作上部胃肠检查时为什么要注意观察十二指肠各部?


    正确答案: 肝、胆、胰腺疾病是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由于肝、胆、胰在解剖上与十二指肠毗邻,因而许多肝、胆、胰疾病如胆石症、胆囊胆管癌、Vater氏壶腹癌、肝癌、胰腺癌、胰腺囊肿、总胆管囊肿等均可引起十二指肠在充盈、粘膜皱襞、位置及移动性等方面的异常。
    (1)十二指肠上部:指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上半部分。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所致的肝肿大,特别是肝左叶及方叶的肿大可压迫十二指肠球部使之向下移位,并形成凹陷。胆石症、胆囊癌引起的胆囊肿大可从上方或外侧压迫十二指肠球部、球部和降部的移行部以及降部上部,使十二指肠出现限局性的凹陷及移位。结石、肿瘤引起的总胆管扩张也可压迫十二指肠并产生带状透亮影。胰腺病变可使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向前移位。
    (2)十二指肠曲:胰头与十二指肠曲的关系很密切。有人报告,胰腺癌及胰腺囊肿引起十二指肠改变者达50%,在X线上表现为十二指肠曲开大变形,呈C字形或倒3字形,同时还可有十二指肠壁的浸润(在X线上表现为粘膜皱襞破坏、平坦)及狭窄,十二指肠空长曲角开大及移位。
    (3)十二指肠乳头:因胆管与胰管开口的变异,乳头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也有不同。据统计,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1/3者占74%。位于球部与降部的移行部者占18%,位于水平部者占8%。在X线上,乳头在十二指肠内壁侧呈直径为0.5~1.0cm的圆形充盈缺损,其中有斑点状的影像。除呈圆形之外,也可呈卵圆形或皱襞状。十二指肠乳头增大变形可见于乳头炎、乳头良性肿瘤(乳头瘤、囊肿、腺瘤、纤维瘤等)和癌。乳头炎多为继发性,90%为结石引起。乳头癌在X线上可表现为蠕动波不能通过乳头部,并可显示出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充盈缺损。鉴别乳头癌、胰头癌和胆管癌有时比较困难。十二指肠乳头一般只有在低张力十二指肠造影时才能清楚显示。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老年男性,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超声可见左右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左右肝管于汇合处中断,可见45mm×36mm稍低回声肿块,边缘欠清晰。关于黄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血性黄疸

    B

    低位梗阻性黄疸

    C

    肝细胞性黄疸

    D

    高位梗阻性黄疸

    E

    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胰头癌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见(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男性,60岁,上腹部不适,低热,黄疸1周。超声可见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左右肝管于汇合处中断,可见20mm×22mm边缘欠清晰的等回声肿块,无晕,胆囊萎缩关于黄疸,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低位梗阻性黄疸

    B

    高位梗阻性黄疸

    C

    肝细胞性黄疸

    D

    溶血性黄疸

    E

    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