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混凝土拌和必须均匀,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和减小颠簸,防止混凝土离析而发生卡管事故。
    ⑵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的中断,因此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设备应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孔内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架底处时应防止钢筋笼架被混凝土顶起。
    ⑶在灌注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和记录孔内混凝土灌注标高和导管入孔长度,提管时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面内有3~5m深度,防止导管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进水造成断桩夹泥,但也要防止导管埋入过深,而造成导管内混凝土压不出或导管为混凝土埋住凝结,不能提升,导致中断浇灌而成断桩。
    ⑷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预加一定高度,此范围的浮浆和混凝土应凿除,以确保桩顶混凝土的质量,预加高度一般为0.5m,深桩应酌量增加。

  • 第2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应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


    正确答案:1m

  • 第3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可能出现哪些事故?


    正确答案: (1)事故是导管严重漏水;
    (2)事故是混凝土堵塞于导管内;
    (3)事故是球塞卡堵;
    (4)事故是导管埋入混凝土不能拔动;
    (5)事故是导管断裂。

  • 第4题:

    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用捣管法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
    (1)导管的作用半径一般不大于3m;
    (2)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4,或钢管净距1/4,并不直超过60mm;坍落度以150-180mm为宜,开始时可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面能自动坍平;
    (3)施工缝处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5N/mm2及清理混凝土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可继续浇筑。

  • 第5题:

    问答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有哪些方法,桥梁工程中常采用哪种方法?

    正确答案: 施工方法有底开容器法,倾注法,袋装叠置法,竖向导管法等。常用的是竖向导管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多选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B

    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塌落度等,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C

    首批混凝土入孔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

    D

    在灌注过程中,应保持孔内的水头高度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机械拌制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固定式搅拌机必须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或底架上;移动式搅拌机,使用前必须将轮子塞紧,不使移动。
    (2)电动机接线时,应注意电源电压与电动机电压相符;开车前应检查各移动部分的螺栓有无松动及机械各润滑部分是否缺油。
    (3)工作完毕后,除清洗搅拌筒外,如搅拌机的其他部分粘有水泥粉末或灰浆时,也必须清洗干净;加水水箱或冷却水箱的存水,必须完全放出,以免水冻坏机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混凝土索塔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一般来讲,钢塔采用预制拼装的办法施工,混凝土塔的施工则有搭架现浇、预制拼装、滑升模板浇筑、翻转模板浇筑、爬升模板浇筑等多种施工方法可供选择。根据斜拉桥的受力特点,索塔要承受巨大的竖向轴力,还要承受部分弯矩。斜拉桥设计对成桥后索塔的几何尺寸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要求都很高。混凝土塔柱施工过程受施工偏差,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沉降、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将发生变化,如控制不当,则会造成缺陷,影响索塔外观质量,并且产生次内力。因此不管是何种结构形式的索塔,采用哪种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都必须实行严格的施工测量控制,确保索塔施工质量及内力分布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各组导管保持均一的灌注速度,以使各组导管的灌注高度大致落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施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定位准确,并由专人负责
    (2)保证桩孔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
    (3)防止土壁坍落及流沙
    (4)孔桩应采取混凝土护壁
    (5)应及时排除井底积水和清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混凝土拌和必须均匀,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和减小颠簸,防止混凝土离析而发生卡管事故。
    ⑵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的中断,因此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设备应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孔内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架底处时应防止钢筋笼架被混凝土顶起。
    ⑶在灌注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和记录孔内混凝土灌注标高和导管入孔长度,提管时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面内有3~5m深度,防止导管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进水造成断桩夹泥,但也要防止导管埋入过深,而造成导管内混凝土压不出或导管为混凝土埋住凝结,不能提升,导致中断浇灌而成断桩。
    ⑷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预加一定高度,此范围的浮浆和混凝土应凿除,以确保桩顶混凝土的质量,预加高度一般为0.5m,深桩应酌量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可能出现哪些事故?

    正确答案: (1)事故是导管严重漏水;
    (2)事故是混凝土堵塞于导管内;
    (3)事故是球塞卡堵;
    (4)事故是导管埋入混凝土不能拔动;
    (5)事故是导管断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各组导管保持均一的灌注速度,以使各组导管的灌注高度大致落在同一水平面上。

  • 第14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注意防止水流对混凝土的冲刷影响,在灌注范围内,水不得流动,在灌注过程中以及在混凝土尚未充分硬化以前,不得做任何抽水,排水工作。
    (2)导管应试拼冲水检查保证不漏水、不脱节、内壁不锈蚀,并在使用前用充水法进行检查;灌注不得中断。
    (3)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各组导管保持均一的灌注速度。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不断的提升导管。
    (5)为避免灌注工作发生中断,应有备用搅拌机和导管等设备。

  • 第15题:

    试述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导管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①.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可采用20~30cm,一般中间节长2m,底节长4m;
    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表示尺度;
    ③.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操作平台高度等因素决定,漏斗底至孔口距离应大于一中间节导管长;
    ④.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防止牵挂钢筋骨架。

  • 第16题:

    问答题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遵守下列规定:

    正确答案: 一、开始灌注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一般为0.3~0.5m,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
    二、开灌前必须有足够的供应量和措施保证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混凝土中0.3m以上;三、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
    四、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宜保持2~4m,不宜大于6m,并不得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砼面。
    五、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六、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旦发生机具故障、停电停水及发生导管堵塞、漏水或混凝土内混入泥浆等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时作好记录。
    七、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撞拉起钢筋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水下砼灌注时,导管使用前应做哪些试验?

    正确答案: 闭水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水下混凝土灌注通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导管应试拼组装、试压,不得漏水。
    2)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用测锤随时掌握混凝土标高,导管应标示尺度。测锤容重视泥浆比重调整在1520kN/m3之间,保证导管任何时候埋入混凝土
    18深度不少于1m。
    3)在砂层或淤泥中钻进时,控制钻进速度,提高泥浆比重,冲击钻采用小冲程。
    4)清孔时充分换浆,降低泥浆含砂率,调整泥浆比重。
    5)根据混凝土灌注量计算并配备灌浆设备,储料斗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少于1m,混凝土入孔时的坍落度应为18~22cm,灌注速度不宜少于0.25m/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注意防止水流对混凝土的冲刷影响,在灌注范围内,水不得流动,在灌注过程中以及在混凝土尚未充分硬化以前,不得做任何抽水,排水工作。
    (2)导管应试拼冲水检查保证不漏水、不脱节、内壁不锈蚀,并在使用前用充水法进行检查;灌注不得中断。
    (3)如采用多组导管同时灌注,应注意各组导管保持均一的灌注速度。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不断的提升导管。
    (5)为避免灌注工作发生中断,应有备用搅拌机和导管等设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导管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①.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可采用20~30cm,一般中间节长2m,底节长4m;
    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表示尺度;
    ③.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操作平台高度等因素决定,漏斗底至孔口距离应大于一中间节导管长;
    ④.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防止牵挂钢筋骨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沉管灌注桩在施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⑴套管开始沉入土中,应保持位置正确,如有偏斜或倾斜应立即纠正。
    ⑵拔管时应先振后拔,满灌慢拔,边振边拔。在开始拔管时应测得桩靴活瓣确已张开,或钢筋混凝土确已脱离,灌入混凝土已从套管中流出,方可继续拔管。拔管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钟1.5m之内,在软土中不宜大于每分钟0.8m。边振边拔以防管内混凝土被吸住上拉而缩颈,每拔起0.5m,宜停拔,再振动片刻,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将套管全部拔出。
    ⑶在软土中沉管时,由于排土挤压作用会使周围土体侧移及隆起,有可能挤断邻近已完成但混凝土强度还不高的灌注桩,因此桩距不宜小于3~3.5倍桩径,宜采用间断跳打的施工方法,避免对邻桩挤压过大。
    ⑷由于沉管的挤压作用,在软粘土中或软、硬土层交界处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较大或侧压力大小不一而易产生混凝土桩缩颈,为避免这种现象可采取扩大桩径的“复打”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如何灌注?

    正确答案: 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如下:
    将导管居中插入到离孔底约0.40m。导管上口接漏斗,在接口处设球塞,以隔绝混凝土与管内水的接触。在漏斗中存备足够的混凝土,剪断球塞吊绳,混凝土依靠自重推动球塞向孔底下落。导管内的水被全部压出,这时桩孔内水位骤涨外溢,混凝土已灌入孔底。混凝土将导管下口埋入孔内混凝土约lm,保证钻孔内的水不可能重新流入导管。随着混凝土不断通过漏斗、导管灌入钻孔,钻孔内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水泥浆和泥浆不断被顶托升高,相应地不断提升导管和拆除导管,直到钻孔内混凝土灌注完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漏水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由于导管组拼时操作不良,胶垫安放不平正或胶垫质量不良,组拼后未经水密试验造成的。应该提高组拼质量,组拼后经水密试验,严格检查工地组拼接头的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用捣管法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
    (1)导管的作用半径一般不大于3m;
    (2)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4,或钢管净距1/4,并不直超过60mm;坍落度以150-180mm为宜,开始时可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面能自动坍平;
    (3)施工缝处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5N/mm2及清理混凝土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可继续浇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