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A 室间隔缺损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C 肥厚型心肌病D 急性心肌梗死E 劳力型心绞痛

题目
单选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
A

室间隔缺损

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

肥厚型心肌病

D

急性心肌梗死

E

劳力型心绞痛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A 室间隔缺损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C 肥厚型心肌病D 急性心肌梗死E 劳力型心绞痛”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0岁,活动时心慌、气短伴胸痛、晕厥2次。听诊在其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上显示:左心房稍大,室间隔厚度为28.8mm,凸向左心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有前向移动(SAM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为

    A、冠心病,乳头肌断裂

    B、风湿性心脏病

    C、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

    D、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

    E、主动脉瓣狭窄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男性,26岁,因眩晕发作就诊于急诊.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下列体检记录最可能错误的是

    A. A2亢进

    B.可闻S4

    C.心界轻度增大

    D.心尖部3/6级收缩期杂音

    E.胸骨左缘第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正确答案:A
    94.答案[A] 解析:患者为青年男性,出现眩晕,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表现。本病特征为左心室肌肥厚,常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心室腔变小,心界可轻度增大。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导致左室射血受阻及主动脉瓣提前关闭,因此流出道梗阻者可在胸骨左缘下段与心尖之间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传导,伴震颤。多数患者可听到第四心音。由于主动脉内压力降低,A2减弱。

  • 第3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宰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提示流出道有狭窄的可能,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可以明确诊断。

  • 第4题:

    女性,39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导联出现病理性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的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均提示心肌肥厚,再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结果可判断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肥厚型心肌病。

  • 第5题:

    女性,39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导联出现病理性β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的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均提示心肌肥厚,再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结果可判断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肥厚型心肌病。

  • 第6题:

    男,29岁,因为晕厥发作来急诊。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考虑肥厚型心肌病。下列体检记录最可能错误的是()

    A心界轻度增大

    B可闻及S4

    CA2亢进

    D心尖3/6级收缩期杂音

    E胸骨左缘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C

  • 第7题:

    患者女,52岁。运动时胸闷2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室间隔缺损
    •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 C、肥厚型心肌病
    • D、急性心肌梗死
    • E、劳力性心绞痛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对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  )。
    A

    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

    B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C

    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

    D

    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E

    可闻及第3心音及第4心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重要意义,可显示室间隔的对称性增厚。①舒张期室间隔与后壁的厚度之比≥1.3,室间隔运动低下。②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SAM),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呈半关闭状态。③彩色多普勒可以了解杂音起源及梗阻前后的压力差。

  • 第9题:

    单选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
    A

    室间隔缺损

    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

    肥厚型心肌病

    D

    急性心肌梗死

    E

    劳力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男,29岁,因为晕厥发作来急诊。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考虑肥厚型心肌病。下列体检记录最可能错误的是()
    A

    心界轻度增大

    B

    可闻及S4

    C

    A2亢进

    D

    心尖3/6级收缩期杂音

    E

    胸骨左缘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52岁。运动时胸闷2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

    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

    肥厚型心肌病

    D

    急性心肌梗死

    E

    劳力性心绞痛


    正确答案: A
    解析: 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

  • 第12题:

    单选题
    对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
    A

    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

    B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C

    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

    D

    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E

    可闻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又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病理改变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导致左室流出道排血受阻,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非对称性增厚,室间隔的厚度和后壁之比≥1.3。

  • 第13题:

    某患者,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肥厚型心肌病

    B.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室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劳力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A
    肥厚型心肌病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

  • 第14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 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 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H、DKaVF导联 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 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 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 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该中年男性.病人的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支持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左心室和(或)右 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伴流出道梗阻,所以出现特征性杂音以及心电图和超声 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因此答案是C。

  • 第15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主要特征,主要体征是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左室流出道狭窄所致)。由于室间隔的肥厚导致间隔的去极化向量增大,因而在Ⅱ、Ⅲ、aVF、V5和V6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确诊靠超声心动图: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SAM)。

  • 第16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

    A.室间隔缺损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力型心绞痛

    答案:C
    解析:
    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提示流出道有狭窄的可能,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可以明确诊断

  • 第17题:

    患者为青年男性,因劳累时气短,起立或者运动时出现眩晕就诊,查体:心脏轻度增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尖部也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其比值>1.3,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心脏病
    B、肥厚型心肌病
    C、室间隔缺损
    D、扩张型心肌病
    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B
    解析:
    患者室间隔明显增厚,与左室后壁的比值大于1.3,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者有劳累后气短,综上表现应首先考虑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主动脉瓣可出现室间隔及左室壁肥厚,但其比值不应大于1.3;患者的杂音部位及明显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肥厚不支持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室间隔缺损可有类似的杂音,但伴有室间隔肥厚可排除。

  • 第18题:

    男,29岁,因为晕厥发作来急诊。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考虑肥厚型心肌病。下列体检记录最可能错误的是()

    • A、心界轻度增大
    • B、可闻及S4
    • C、A2亢进
    • D、心尖3/6级收缩期杂音
    • E、胸骨左缘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

    • A、室间隔缺损
    • B、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 C、肥厚型心肌病
    • D、急性心肌梗死
    • E、劳力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男性,29岁,因眩晕发作来急诊。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下列体检记录最可能错误的是(  )。
    A

    心界轻度增大

    B

    可闻sd

    C

    A2亢进

    D

    心尖3/6级收缩期杂音

    E

    胸骨左缘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为青年男性,因劳累时气短,起立或者运动时出现眩晕就诊,查体:心脏轻度增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尖部也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其比值>1.3,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高血压心脏病

    B

    肥厚型心肌病

    C

    室间隔缺损

    D

    扩张型心肌病

    E

    主动脉瓣狭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室间隔明显增厚,与左室后壁的比值大于1.3,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者有劳累后气短,综上表现应首先考虑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主动脉瓣狭窄可出现室间隔及左室壁肥厚,但其比值不应大于1.3;患者的杂音部位及明显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肥厚不支持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室间隔缺损可有类似的杂音,但伴有室间隔肥厚可排除。

  • 第22题:

    单选题
    男性,42岁。运动时胸闷1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肥厚型心肌病

    B

    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室间隔缺损

    D

    动脉导管未闭

    E

    劳力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 D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该题针对“心肌疾病-肥厚型心肌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52岁。运动时胸闷2周。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室间隔缺损

    B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C

    肥厚型心肌病

    D

    急性心肌梗死

    E

    劳累性心绞痛


    正确答案: D
    解析:
    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常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

  • 第2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0岁,活动时心谎、气短伴胸痛、晕厥2次。听诊在其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上显示:左心房稍大,室间隔厚度为28.8mm,凸向左心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有前向移动(SAM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为()。
    A

    冠心病,乳头肌断裂

    B

    风湿性心脏病

    C

    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

    D

    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

    E

    主动脉瓣狭窄


    正确答案: C
    解析: 室间隔明显增厚且与左心室后壁之比>1.3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依据之一;若室间隔明显增厚,造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则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均是其间接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