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耐药细菌感染

B

肺部真菌感染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肺孢菌感染

E

排异反应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单选题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不属于肾移植排斥反应治疗药物的是

    A、他克莫司
    B、他莫昔芬
    C、泼尼松
    D、吗替麦考酚酯
    E、CsA

    答案:B
    解析:
    肾移植排异反应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有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等;另外糖皮质激素也常常作为抗排异的药物。

  • 第2题:

    患者男性,62岁,因“原发性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来诊。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术后第9日,患者的血红蛋白开始下降,胆红素逐渐上升。第11日,血红蛋白降至67g/L,血清总胆红素升至295.67mmol/L。患者呈贫血貌,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急行胆道造影及胸、腹CT检查,排除胆道并发症、腹腔及消化道出血或全身感染可能。患者转氨酶持续下降,胆汁量及颜色正常,不考虑排斥反应。遂给予A型浓缩红细胞2U,术后12日,血红蛋白降至52g/L,血清总胆红素282.34mmol/L。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考虑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针对患者,可采用的治疗方法为()

    • A、糖皮质激素
    • B、输血
    • C、脾切除
    • D、免疫抑制剂
    • E、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
    • F、预防感染
    • G、去铁胺
    • H、保肝治疗

    正确答案:A,B,D,E,F,H

  • 第3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病原尚未明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是()

    • A、加用万古霉素
    • B、暂时不改变治疗方案
    • C、加用伏利康唑抗真菌治疗
    • D、停用激素
    • E、加用磺胺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男性患者,50岁,肾脏移植术后6月余,先采用三联抗排斥法,最可能的药物组合是()

    • A、巯唑嘌呤+布累迪宁
    • B、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
    • C、环孢素+巯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
    • D、巯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
    • E、吗替麦考酚酯+布累迪宁+巯唑嘌呤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A、耐药细菌感染
    • B、肺部真菌感染
    • C、巨细胞病毒感染
    • D、肺孢菌感染
    • E、排异反应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男,45岁。肾移植术后1周,尿量减少,血清肌酐上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天无效,下一步应考虑使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 A、地塞米松
    • B、继续使用甲泼尼龙
    • C、大剂量环孢素
    • D、环磷酰胺
    • E、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E

  • 第7题:

    单选题
    男性患者,50岁,肾脏移植术后6月余,先采用三联抗排斥法,最可能的药物组合是()
    A

    巯唑嘌呤+布累迪宁

    B

    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

    C

    环孢素+巯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

    D

    巯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

    E

    吗替麦考酚酯+布累迪宁+巯唑嘌呤


    正确答案: D
    解析: 环孢素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强效免疫抑制剂,通过与细胞内免疫嗜素亲环蛋白结合,抑制辅助性T细胞活化及对IL-2的反应性;吗替麦考酚酯能抑制人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增殖反应,抑制人B淋巴细胞对T细胞依赖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增殖反应;临床多用二者合并一种皮质激素对抗肾脏移植排斥反应,因此答案为B。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耐药细菌感染

    B

    肺部真菌感染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肺孢菌感染

    E

    排异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46岁。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现抗排斥反应采用三联用药。最可能的用药方案是()
    A

    硫唑嘌呤、布雷蒂尼

    B

    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泼尼龙

    C

    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硫唑嘌呤

    D

    硫唑嘌呤、麦考酚吗乙酯(霉酚酸酯)、甲泼尼龙

    E

    麦考酚吗乙酯、布雷蒂尼、硫唑嘌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6岁,肾移植术后6个月,现采用三联用药。若患者出现慢性排斥反应,服用他克莫司,则相应可替代原方案中的药物是()
    A

    环孢素

    B

    麦考酚吗乙酯

    C

    硫唑嘌呤

    D

    甲泼尼龙

    E

    咪唑立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患者男性,20岁,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终末期肝病”来诊。行肝移植术。因行免疫抑制治疗,围术期抗感染方案为氨苄西林/舒巴坦1.5g,每8小时1次。移植术后每周一、三、五口服增效联磺片(TMP-SMX)1片;制霉菌素5ml,每日3次;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缬更昔洛韦900mg,每日1次。术中予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10000U,术后8日每日予10000U。患者感染的最高时段通常为()

    • A、术后第3日
    • B、术后1个月
    • C、术后3个月
    • D、术后6个月
    • E、急性排斥时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以后
    • F、术后1年

    正确答案:D,E

  • 第12题:

    患者男性,46岁,肾移植术后6个月,现采用三联用药。若患者出现慢性排斥反应,服用他克莫司,则相应可替代原方案中的药物是()

    • A、环孢素
    • B、麦考酚吗乙酯
    • C、硫唑嘌呤
    • D、甲泼尼龙
    • E、咪唑立宾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首选药物是()

    • A、阿昔洛韦
    • B、阿糖腺苷
    • C、阿糖胞苷
    • D、利巴韦林
    • E、甲泼尼龙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46岁。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现抗排斥反应采用三联用药。最可能的用药方案是()

    • A、硫唑嘌呤、布雷蒂尼
    • B、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泼尼龙
    • C、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硫唑嘌呤
    • D、硫唑嘌呤、麦考酚吗乙酯(霉酚酸酯)、甲泼尼龙
    • E、麦考酚吗乙酯、布雷蒂尼、硫唑嘌呤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为尽快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 A、痰培养
    • B、血培养
    • C、GM试验
    • D、肺组织活检
    • E、呼吸功能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男性,45岁。肾移植术后1周,尿量减少,血清肌酐上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天无效。下一步应考虑使用哪种药物治疗()。

    • A、地塞米松
    • B、继续使用甲泼尼龙
    • C、大剂量环孢素
    • D、环磷酰胺
    • E、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单选题
    男,45岁。肾移植术后1周,尿量减少,血清肌酐上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天无效,下一步应考虑使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

    地塞米松

    B

    继续使用甲泼尼龙

    C

    大剂量环孢素

    D

    环磷酰胺

    E

    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病原尚未明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是()
    A

    加用万古霉素

    B

    暂时不改变治疗方案

    C

    加用伏利康唑抗真菌治疗

    D

    停用激素

    E

    加用磺胺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为尽快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A

    痰培养

    B

    血培养

    C

    GM试验

    D

    肺组织活检

    E

    呼吸功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首选药物是()
    A

    阿昔洛韦

    B

    阿糖腺苷

    C

    阿糖胞苷

    D

    利巴韦林

    E

    甲泼尼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