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

题目
多选题
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30U/L,CK-MB60U/L。该病的预后有()
A

大部分患儿可完全缓解或正常生活

B

少部分患儿可伴有皮肤钙质沉着

C

约5%患儿留有严重后遗症,需用轮椅

D

用药2~3年后可完全停药

E

部分病例可合并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

F

恶化、死亡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嘱患儿来院检查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12~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72~84小时
    E.84~96小时

    答案:C
    解析:
    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PPD试验观测结果时间的记忆。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48~72小时。

  • 第2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进一步应首选的检查是()

    • A、心电图
    • B、血气分析
    • C、脑电图
    • D、胸部X线检查
    • E、淋巴结活检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嘱患儿来医院观测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 A、12~24小时
    • B、24~48小时
    • C、48~72小时
    • D、72~84小时
    • E、84~96小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 A、支原体肺炎
    • B、支气管肺炎
    • C、腺病毒肺炎
    • D、原发型肺结核
    •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在使用INH时为了预防周围神经炎可加用()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B6
    • D、维生素B12
    • E、维生素C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监测体温
    • B、保证营养摄入
    • C、指导合理用药
    • D、注意消毒隔离
    • E、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E

  • 第7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A

    支原体肺炎

    B

    支气管肺炎

    C

    腺病毒肺炎

    D

    原发型肺结核

    E

    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粟粒型肺结核多数起病急,有高热和严重中毒症状。原发型肺结核一起病缓慢,表现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疲乏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较大儿童。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监测体温

    B

    保证营养摄入

    C

    指导合理用药

    D

    注意消毒隔离

    E

    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证充足睡眠。在病情稳定期注意休息,但不过分强调绝对卧床,可适当进行室内、外活动,以增强其抵抗力,但应避免受凉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PPD试验示硬结直径25mm,正确的判断是()
    A

    (-)

    B

    (+)

    C

    (++)

    D

    (+++)

    E

    (++++)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对该患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

    INH+RFP+SM

    B

    INH+RFP+PZA

    C

    INH+RFP+EMB

    D

    INH+PZA+SM

    E

    INH+EMB+S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因“发热、咳嗽4d”来诊。10d前随父母到上海,4d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d前体温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急诊肌内注射退热药后左下肢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针刺有反应,左侧膝跳反射减弱。血常规:RBC5.2×1012/L,WBC5.8×109/L,N0.58,PLT183×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脊髓灰质炎

    D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E

    急性脑梗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30U/L,CK-MB60U/L。该病可以表现为( )
    A

    肌无力进行性加重,晨轻暮重

    B

    肌酶一过性升高

    C

    多有类似家族史

    D

    以近端肌无力为著

    E

    后滴状征(+)

    F

    高春征(+)

    G

    “V”领征(+)

    H

    吞咽及呼吸困难功能进行性加重

    I

    向阳征(+)

    J

    甲床毛细血管扩张

    K

    皮肤钙质沉着


    正确答案: K,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

    PPD试验示硬结直径25mm,正确的判断是
    A.(-)
    B.(+)
    C.(++)
    D.(+++)
    E.(++++)

    答案:D
    解析:
    1.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PPD试验观测结果时间的记忆。观测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48~72小时。
    2.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PPD试验观测结果的判断。PPD试验硬结直径<5mm为阴性,5~9mm为(+),10~19mm为(++),≥20mm为(+++),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等为(++++)。
    3.此题是简单应用题,考查考生对小儿肺结核辅助检查的选择。患儿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祖母最近发现肺结核,PPD试验(+++)证明有结核感染,是否为肺结核首选胸部X线检查明确诊断。

  • 第14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A、支原体肺炎
    • B、支气管肺炎
    • C、腺病毒肺炎
    • D、原发型肺结核
    •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PPD试验示硬结直径25mm,正确的判断是()

    • A、(-)
    • B、(+)
    • C、(++)
    • D、(+++)
    • E、(++++)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患儿男,2岁,因“发热伴咳嗽4d,呕吐咖啡渣样物并排柏油样粪1次”来诊。4d前发热伴咳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家人每日予口服2次“尼美舒利”退热。近1d患儿呕吐1次咖啡渣样物,随后排柏油样粪1次。患儿乏力。既往无血粪史,无传染病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粪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细菌性痢疾
    • B、肠套叠
    • C、急性胃黏膜病变
    • D、慢性胃炎
    • E、梅克尔憩室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监测体温
    • B、保证营养摄入
    • C、指导合理用药
    • D、注意消毒隔离
    • E、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患儿男,2岁,因“发热伴咳嗽4d,呕吐咖啡渣样物并排柏油样粪1次”来诊。4d前发热伴咳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家人每日予口服2次“尼美舒利”退热。近1d患儿呕吐1次咖啡渣样物,随后排柏油样粪1次。患儿乏力。既往无血粪史,无传染病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粪隐血试验(+)。入院后应给予的饮食为()

    • A、普通饮食
    • B、流质饮食
    • C、软食
    • D、高蛋白饮食
    • E、禁食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监测体温

    B

    保证营养摄入

    C

    指导合理用药

    D

    注意消毒隔离

    E

    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证充足睡眠。在病情稳定期注意休息,但不过分强调绝对卧床,可适当进行室内、外活动,以增强其抵抗力,但应避免受凉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 第20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因“发热、咳嗽4d”来诊。10d前随父母到上海,4d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d前体温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急诊肌内注射退热药后左下肢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针刺有反应,左侧膝跳反射减弱。血常规:RBC5.2×1012/L,WBC5.8×109/L,N0.58,PLT183×109/L。为及早诊断,首要检查是()
    A

    血常规

    B

    颅脑CT

    C

    用ELISA法检测血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

    D

    脊柱X线片(正、侧位)

    E

    肌电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30U/L,CK-MB60U/L。该病的治疗包括()
    A

    物理康复治疗

    B

    一般皮肤护理、软食或半流饮食

    C

    抗疟药

    D

    口服糖皮质激素

    E

    免疫抑制药

    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G

    IVIG

    H

    生物制剂


    正确答案: F,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在使用INH时为了预防周围神经炎可加用()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12

    E

    维生素C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30U/L,CK-MB60U/L。该病的预后有()
    A

    大部分患儿可完全缓解或正常生活

    B

    少部分患儿可伴有皮肤钙质沉着

    C

    约5%患儿留有严重后遗症,需用轮椅

    D

    用药2~3年后可完全停药

    E

    部分病例可合并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

    F

    恶化、死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儿男,4岁,因“低热、乏力10d,皮疹4d”来诊。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7.3℃,同时伴乏力、自主运动减少,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明显减轻。4d前面部开始出皮疹。查体:T37.5℃;精神差;面部可见上达眼睑的粉红皮疹,不凸出皮表,融合成片;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不能独站,闭眼有力,无颈强直,后滴状征(+),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双手高春征(+)。实验室检查:WBC14×109/L,CRP47mg/L,ESR72mm/h,AST90U/L,ALT66U/L,CK330U/L,CK-MB60U/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重症肌无力

    B

    川崎病

    C

    感染后肌炎

    D

    幼年皮肌炎

    E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F

    横纹肌溶解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