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4岁女孩,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期中考试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受到父母责骂和同学歧视,渐渐情绪低落、恐慌、内疚、少言寡语、喜独处,思维渐迟钝。该女孩可能患()A 多动症B 精神分裂症C 抑郁症D 焦虑症E 孤独症

题目
单选题
14岁女孩,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期中考试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受到父母责骂和同学歧视,渐渐情绪低落、恐慌、内疚、少言寡语、喜独处,思维渐迟钝。该女孩可能患()
A

多动症

B

精神分裂症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E

孤独症


相似考题
更多“14岁女孩,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期中考试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受到父母责骂和同学歧视,渐渐情绪低落、恐慌、内疚、少言寡语、喜”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中学初二年级共有620名学生参加期中考试,其中语文及格的有580名,数学及格的有575名,英语及格的有604名,以上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A.575

    B.558

    C.532

    D.519


    正确答案:D
    语文不及格的有620-580=40名,数学不及格的有620-575=45名,英语不及格的有620-604=16名,最坏的情况是将这些名额不重复地分给40+45+16=101名同学,即至少有一门不及格的学生最多有101名,所以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620-101=519名学生,选D。

  • 第2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老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同学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5分)(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得到满足。(4分)(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3分)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3分)(提出其他合理建议的酌情给分)

  • 第3题:

    小红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父母离婚后,她与生活拮据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因缺乏家庭的教育和指导.小红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与同学很少交往,
    只有一位好伙伴,经常一起上学。学校老师很关心小红的成长,
    时常给小红补习功课。针对小红的情况,依据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的微观系统有( )。

    A: 小红个人
    B: 小红的家庭
    C: 小红的同伴
    D: 小红的学校
    E: 小红的社区

    答案:B,D
    解析:
    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
    最频繁,构成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A、C项不符合,E项社区属于外部系统,
    故答案为BD。

  • 第4题:

    有一个女中学生,陷入了“早恋”中,成天恍恍忽忽,导致学习成绩骤然下降,家长责骂,同学讥笑,使她在班上抬不起头来,她求助于老师帮助她摆脱困境。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打算怎么办?


    正确答案:1.与研究该女生“早恋”的客观原因;
    2.该女生的家庭背景;
    3.谈心,指出“早恋”对学习、生活的危害,帮助她分析“友情”与“爱情”的区别;
    4.该女生的积极因素,充分加以调动以转移她的兴趣,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第5题:

    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社团负责人()

    • A、有一门或一门以上主修课程不及格者
    • B、在校期间受到学校处分者
    • C、已担当其它社团主要负责人者
    • D、非本科学生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 A、学习成绩差的
    • B、有残疾的
    • C、生活能力差的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正确答案: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 第8题:

    30岁女性,出纳。2个月前因丢失巨款而被公安机关传讯,恐慌中又被单位批评和丈夫责骂,渐渐情绪低落,多次自杀。住院治疗后情绪好转,但完全否认失款之事,称半年前就已辞职。其他方面表现如常。此现象为()

    • A、假性痴呆
    • B、选择性遗忘
    • C、逆行性遗忘
    • D、虚构
    • E、诈精神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正确答案: 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4岁女孩,因父母半年来下岗,家庭经济状况变差,对自己的前途担忧、焦虑,学习成绩下降,思绪逐渐迟钝,容易疲乏无力,情绪不稳定,时而自暴自弃,时而兴奋。该女孩可能患有()
    A

    焦虑症

    B

    强迫症

    C

    孤独症

    D

    抑郁症

    E

    精神分裂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男,16岁,独子,初三学生,因学习困难,初二留级复读一年;因临近中考,学习焦虑感上升,注意力不集中,解题速度慢,学习成绩差,一学期五门功课不及格;在门诊做智力测验(WISC)智商为86,体格检查和神经、精神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系早产儿,父母均为工人,长期练习气功,曾让儿子练习气功未被接受;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迎接中考,父母携子四处求医,但疗效均不明显。症状发现:某男自觉有“精神障碍”,不能继续学习,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心理门诊求治。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并提出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分析:
    ①智商、体格、神经、精神检查正常,排除“精神障碍”和学习不好的身体器质性因素。
    ②处于青春期,性认知方面可能存在某种问题
    ③没有练气功,排除走火入魔的可能
    ④学习成绩差,非一日之寒,家庭互动模式一定不良
    ⑤已四处求医无效,可否尝试家庭治疗。
    方案:
    1.对家庭问题的评估。家庭治疗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庭进行诊断评估,了解患者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家庭诸因素与患儿学习困难的联系、患者的求治动机,以明确治疗的目标。通过治疗过程中的对话,了解到:父母之间、父母亲子之间感情互动不良。父母不懂教育又意见不一,互相责难;母亲做主而苛刻,父亲懦弱而护子;孩子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质疑:孩子为什么说自己“精神障碍”。
    2.扰动家庭中的问题系统。扰动是指通过提问、解释等技术手段干扰、搅动患者家庭中的原有规则,激发家人思考,形成家庭的新观念、新目标和新行为。在第二次治疗中,知道孩子已有8年的手淫史,对手淫认知错误;父母过高的期望与孩子实际情况矛盾悬殊,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自主权,以厌学、精神障碍来对抗和回避。3.家人之间的对话和对未来的讨论。让父母明白为孩子制定的目标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切合孩子的实际;让孩子明白,对抗、回避不是办法,还伤害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感情互动。只要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制定共同的家庭愿景,孩子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有一个女中学生,陷入了“早恋”中,成天恍恍忽忽,导致学习成绩骤然下降,家长责骂,同学讥笑,使她在班上抬不起头来,她求助于老师帮助她摆脱困境。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打算怎么办?

    正确答案: 1.与研究该女生“早恋”的客观原因;
    2.该女生的家庭背景;
    3.谈心,指出“早恋”对学习、生活的危害,帮助她分析“友情”与“爱情”的区别;
    4.该女生的积极因素,充分加以调动以转移她的兴趣,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班有40人,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有35人及格,数学有32人及格,外语有33人及格,不及格的人中没有只有一门不及格的,其中有2人全都不及格,有4人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有6人数学和外语都不及格,有多少人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 )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B
    (1)全班共40人。(2)设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的为X人。由于有4人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减去2个都不及格的,有2个仅语文和数学不及格而外语及格,由于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的为%人,减去2个都不及格的为(x-2)个仅语文和外语不及格而数学及格的,全班共40人,即40=35+2+(x-2)+2,解得x=3,故选B。

  •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问题1][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问题2][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⑤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
    ⑥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 第15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老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同学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5分)(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得到满足。(4分)(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3分)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3分)(提出其他合理建议的酌情给分)

  • 第16题:

    小明的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小明非常依赖母亲。期中考试,小明多门功课不及格,父亲回家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大声责骂:你这臭小子,不会读书,只会花钱,都是你妈惯得!小明的母亲对丈夫的行为很不满,反驳说:你平时不关心儿子,只会骂他,你赚来的钱他不花谁花?小明的家中存在的主要家庭结构问题包括()

    • A、纠缠
    • B、倒三角
    • C、联合对抗
    • D、疏离
    • E、三角缠

    正确答案:B,C,E

  • 第17题:

    哪一项最能削弱“„甲班在此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均及格”这一结论?()

    • A、甲班学生王武在考试中有一门课程不及格
    • B、甲班学生李思沉迷网络,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 C、张珊不是甲班学习成绩最差的
    • D、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问题:(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军·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⑤求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⑥审美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 第19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正确答案: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第20题:

    老年期抑郁患者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 A、情绪低落
    • B、少言寡语
    • C、慌张步态
    • D、记忆力下降
    • E、睡眠障碍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Jack 读小学二年级,一次考试中有一门功课不及格,经过补习之后第二次考试仍然不及格,他很可能会产生()心理。
    A

    自卑

    B

    怀疑

    C

    羞怯

    D

    内疚


    正确答案: A
    解析: 7—12岁 学龄期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体验能力的实现

  • 第22题:

    单选题
    老年期抑郁患者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

    情绪低落

    B

    少言寡语

    C

    慌张步态

    D

    记忆力下降

    E

    睡眠障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问题: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l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⑤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
    ⑥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