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创新的扩散》一书的作者是()
第3题:
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曾在清华国学院任教学习。()
第5题: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
第6题:
《李有才板话》里的刘广聚是阎恒元的干儿子。
第7题:
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为了让三岁儿子更好地学习国学,用牛送他上幼儿园,途中带孩子背诵古诗词经典,李里认为,传统文化应该贯穿到生活的衣食住行当中;而骑牛,便是在“行”方面的尝试。对于这种“骑牛上学”,你怎么看?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为避免矛盾激化,应该强制李江进行调解
为了维护亲情,应说服李江进行调解
李江已经明确表示拒绝调解,不得调解
调解难度太大,不得调解
为了树立良好的家庭风气,应该强制李江进行调解
第12题:
李济
陈寅恪
赵万里
王国维
第13题:
第14题:
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儿子李存勖,意思是让儿子除掉()三股敌对势力。
第15题:
学好《国学经典选读》教材所选国学经典语录123句,就能够成为国学通了。
第16题: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李某开枪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第17题:
在安徽合肥梅山路社区有一家名为小筛子义学私塾的国学公益机构,10年来,在这所免费教学的私塾里,累计有5000余名儿童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传统礼仪知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要注意()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先继承,后发展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第18题:
中国学校奖学金第一个设立的就是谁提议的?()
第19题:
把历史文化遗产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把“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第20题:
美国学者埃弗里•罗杰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
英国学者埃弗里•罗杰斯
美国学者麦克卢汉
第21题:
庐山国学
白鹿洞书院
李勃书院
白鹿洞国学
第22题:
乌苏里李>欧洲李>中国李
乌苏里李>中国李>欧洲李
中国李>乌苏里李>欧洲李
欧洲李>中国李>乌苏里李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儿子不富裕
儿子买了新车
父亲在酒店工作
父亲很羡慕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