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胸腺嘧啶核苷
叶酸
聚乙二醇
甲氨蝶呤
第1题: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目前使用的是
A、人-人杂交瘤技术
B、人-鼠杂交瘤技术
C、鼠-鼠杂交瘤技术
D、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E、DNA重组技术
第2题: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用于阻断瘤细胞通过正常途径合成DNA的化合物是
A、次黄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叶酸
D、聚乙二醇
E、甲氨蝶呤
第3题:
第4题: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常用技术是()
第6题:
运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筛选杂交瘤细胞 ②制备特异性抗原 ③免疫动物 ④制备免疫的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⑤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 ⑦诱导细胞融合 ⑧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第7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第8题:
什么是HAT培养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利用HAT培养基选择杂交瘤细胞的原理是什么?
第9题:
细胞分裂
RNA合成
蛋白质合成
生物生殖
第10题:
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作用于DNA旋转酶,干扰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
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系统,阻断细菌的代谢
抑制蛋白合成
抑制mRNA的转录
第11题:
第12题:
次黄嘌呤
胸腺嘧啶核苷
叶酸
聚乙二醇
甲氨蝶呤
第13题:
克拉霉素的作用机制为
A、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B、作用于DNA旋转酶,干扰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
C、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系统,阻断细菌的代谢
D、抑制蛋白合成
E、抑制mRNA的转录
第14题:
阻断细胞DNA合成的主要途径的化合物是
A、次黄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叶酸
D、聚乙二醇
E、氨基蝶呤
第15题:
第16题:
细胞DNA合成的辅助途径是由糖和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进一步合成DNA。( )
第17题:
哌拉西林的作用机制为()
第18题:
DNA间接控制性状表达是通过以下什么途径实现的()
第19题: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免疫的淋巴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 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经过两次筛选 ③由于淋巴B细胞能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所以它们融合后产生的抗体叫单克隆抗体,不叫多克隆抗体 ④单一的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抗体 ⑤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可用于防病、治病
第20题:
HAT培养基中,阻断细胞DNA合成主要途径的成分是()
第21题:
次黄嘌呤
胸腺嘧啶核苷
叶酸
聚乙二醇
氨基蝶呤
第22题:
一种克隆产生一种抗体
杂交瘤细胞保留双亲特性
通过干细胞制备
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
单克隆抗体具备单一免疫学活性
第23题:
抑制蛋白合成
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系统,阻断细菌的代谢
作用于DNA旋转酶,干扰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
抑制mRNA的转录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