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内镜下恶性溃疡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胃的恶性溃疡有哪些内镜特点 ( )

    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C、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周围皱襞中断

    E、底部有污秽苔


    参考答案:BCDE

  • 第2题:

    简述早期食管癌内镜分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充血型---病灶为小片状不规则形充血、发红,内镜触及病灶时易出血。
    (2)糜烂型---病灶区粘膜糜烂、稍凹陷,表面附有白色或灰白色粘液,病变处粘膜变脆易出血。
    (3)斑块型---粘膜粗糙,呈桔皮状或颗粒状,表面色泽苍白,病灶中央微凹或有小的浅表性糜烂。
    (4)乳头型---肿瘤呈乳头状、结节状或小息肉状,突向食管腔内,病灶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

  • 第3题:

    简述近端小管光镜、电镜下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光镜(LM):管腔小而不规则,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构成,细胞界限不明显,胞质嗜酸性,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基底纵纹。
    电镜(EM):刷状缘为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基底纵纹为发达的质膜内褶,上皮细胞侧面有许多侧突,互相嵌合。

  • 第4题:

    简述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


    正确答案: (1)隆起型(I型)---表现为局部粘膜隆起、粗糙或呈不规则结节状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可有糜烂,质硬易出血。
    (2)平坦型(II型)---病变常为较平坦的斑块或糜烂,稍隆起或凹陷,色泽有变化,边界不清楚,局部粘膜粗糙。
    (3)凹陷型(III型)---病变不规则,有明显浅凹陷,边缘的粘膜皱襞中断,表面常有出血,覆盖白苔或污苔。

  • 第5题:

    慢性胃溃疡病主要镜下特点如何?常见合并症有哪些?


    正确答案: 胃溃疡底部镜下大致由4层组织组成: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层。常见合并症包括幽门狭窄、穿孔、出血和癌变。

  • 第6题:

    简述葡萄胎的肉眼和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 肉眼:全部或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呈葡萄状。
    镜下:绒毛间质高度水肿,绒毛内血管消失,滋养叶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 第7题:

    简述胃溃疡病变的镜下所见。


    正确答案: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瘢痕底部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因而可造成局部血供不足,妨碍组织再生使溃疡不易愈合。但这种变化却可防止溃疡血管破裂、出血。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及小球状增生,可能是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之一。

  • 第8题:

    慢性胃溃疡的大体和镜下特点,临床合并症?


    正确答案:大体:幽门,胃小弯侧。圆形或卵圆形,周边黏膜皱襞集中,深达肌层。
    镜下:四层结构(1)脓性渗出;(2)纤维素样坏死;(3)肉芽组织;(4)纤维化。
    并发症:(1)出血;(2)穿孔;(3)梗阻。

  • 第9题:

    简述内镜下恶性溃疡的特点。


    正确答案:溃疡形状不规则,一般较大;底凹凸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周围皱襞中断;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 第10题:

    单选题
    内镜下哪项是胃的恶性溃疡表现( )
    A

    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

    边缘整齐,不隆起

    C

    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

    底部较平坦

    E

    皱襞向溃疡集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恶性黑色素瘤的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正确答案: 镜下表现千变万化,表现在:
    (1)生长方式多样:假腺样、假乳头状、血管周细胞瘤样、小梁样等。
    (2)细胞大小和外形多样:上皮样、梭形或怪异形。小从淋巴细胞样大小、大到多核巨细胞。
    (3)大而红的核仁。
    免疫组织化学:HMB45(+)、S-100(+)、melon-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内镜下哪些不是胃的恶性溃疡表现( )
    A

    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

    边缘整齐,不隆起

    C

    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

    底部较平坦

    E

    皱襞向病变区集中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内镜下哪项是胃的恶性溃疡表现( )

    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边缘整齐,不隆起

    C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底部较平坦

    E皱襞向溃疡集中


    C

  • 第14题:

    简述食管镜下组织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管壁的四层结构清楚,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上下两端的固有层中有少量粘液性腺,粘膜肌层主要由纵行平滑肌构成;粘膜下层中有较多的食管腺;肌层内环外纵,上1/3为骨胳肌,中1/3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存在,下1/3为平滑肌。外膜为纤维膜。

  • 第15题:

    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正确答案: 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
    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
    ③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他异物;
    ④转归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 第16题:

    Dieulafoy溃疡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该病是由于粘膜下层动脉畸形或微小动脉瘤造成局部粘膜受压或机械性损伤,使血管破裂,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是罕见的出血原因,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1-2%。
    内镜特点---溃疡多位于贲门和胃体部,多在0.5cm左右,呈圆形,边界清楚,溃疡表浅,无苔,溃疡底部可见裸露的血管或血栓,急症内镜可见动脉喷血或波动。
    临床特点---主要是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

  • 第17题:

    简述假小叶的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假小叶的镜下特点:①肝细胞排列紊乱。②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再生。③小叶中央静脉偏心,无或2个以上。④周围包有纤维。

  • 第18题:

    试述胃溃疡病的镜下与肉眼特点及并发症。


    正确答案:镜下:胃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
    肉眼: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愈多见,尤多见于胃窦部。溃疡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之内。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 第19题:

    恶性黑色素瘤的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正确答案:镜下表现千变万化,表现在:
    (1)生长方式多样:假腺样、假乳头状、血管周细胞瘤样、小梁样等。
    (2)细胞大小和外形多样:上皮样、梭形或怪异形。小从淋巴细胞样大小、大到多核巨细胞。
    (3)大而红的核仁。
    免疫组织化学:HMB45(+)、S-100(+)、melon-1(+)。

  • 第20题:

    简述葡萄胎的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1.绒毛因间质高度水肿而增大。
    2.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或见少量无功能的毛细血管,内无红细胞。
    3.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增生。
    增生的细胞包括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并有轻度异型性。滋养层细胞增生为葡萄胎的最重要特征。细胞滋养层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位于正常绒毛内层,呈立方或多边形、胞质淡染、核圆居中、染色质较稀疏。合体滋养层细胞位于正常绒毛的外层,细胞体积大而不规则、胞质嗜酸呈深红色、多核、核深染。正常绒毛在妊娠3个月后,滋养层细胞仅剩合体滋养层细胞,而葡萄胎时这两种细胞皆持续存在并活跃增生、失去正常排列、呈多层或成片聚集。

  • 第21题:

    多选题
    胃的恶性溃疡有哪些内镜特点( )
    A

    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

    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C

    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

    周围皱襞中断

    E

    底部有污秽苔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慢性胃溃疡的大体和镜下特点,临床合并症?

    正确答案: 大体:幽门,胃小弯侧。圆形或卵圆形,周边黏膜皱襞集中,深达肌层。
    镜下:四层结构(1)脓性渗出;(2)纤维素样坏死;(3)肉芽组织;(4)纤维化。
    并发症:(1)出血;(2)穿孔;(3)梗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胃溃疡病变的镜下所见。

    正确答案: 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瘢痕底部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因而可造成局部血供不足,妨碍组织再生使溃疡不易愈合。但这种变化却可防止溃疡血管破裂、出血。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及小球状增生,可能是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