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棉花的种植面积扩大
明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松江成为明朝棉纺织业中心
松江棉布产量提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和外贸港口分别是().
第4题:
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第5题:
明朝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很多手工业生产中心,其中包括()
第6题: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第7题: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的现象。这反映了()
第8题:
①②③④
①④
①③④
②④
第9题:
棉花的种植
交通便利
黄道婆改革棉纺织工具
乌泥径被远近闻名
第10题: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苏湖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第11题:
松江、泉州
建康、杭州
海南岛、泉州
杭州、广州
第12题:
①③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③④
第13题:
第14题:
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
第15题:
“买不尽松江远见卓识,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所反映的史实是()
第16题: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第17题: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反映出松江地区:()①棉纺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发展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④棉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第18题: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能够反映的历史新现象不包括()
第19题: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第20题:
明朝棉花的种植面积扩大
明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松江成为明朝棉纺织业中心
松江棉布产量提高
第21题:
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第22题:
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自给自足的范围
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
松江棉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城市
第23题: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商品经济渗透过浙江农村
第24题:
广东
松江
福建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