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列子•汤问》篇记载:钟子期听了俞伯牙的琴声后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说明鉴赏者对艺术意象的()。
第2题:
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第3题:
与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相关的乐器是()。
第4题:
翻译: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第5题:
翻译: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第6题:
翻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创造
重建
转换
变化
第13题:
翻译: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莫听之。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第14题:
《庄子·大宗师》记载: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莫逆于心。子桑户死,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这则寓言的蕴意是()
第15题:
翻译: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事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第16题:
翻译: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第17题:
“伯牙鼓琴遇知音”是演奏乐曲()而和子期成为知音的。
第18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比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夸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设问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通感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应该忘掉生死,抛弃情义
孟子反和子琴张是两个背信弃义的人
唱歌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悲伤
朋友去世,应该为朋友唱歌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