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论自由》
《法律的道德性》
《政府论》
第1题: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亚里士多德
第2题: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理论,对这段话加以分析。
第3题: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其本身又应该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
第4题: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句话出自()。
第5题: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第6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指出了( )。
第7题:
托马斯·阿奎那
哈特
雅克·马里旦
亚里士多德
第8题:
柏拉图
苏格拉底
伊壁鸠鲁
亚里士多德
第9题: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阿奎那
戴雪
第10题: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阿奎那
戴雪
第11题: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亚里士多德
第12题: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苏格拉底
阿奎那
第13题:
()已经明确提出法治优于人治,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它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第14题:
第15题:
提出“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的思想是()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点的是()。
第17题: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第18题:
第19题:
政治学》
《论自由》
《法律的道德性》
《政府论》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邓小平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第22题:
已成立的法律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
“良好的法律”是治的前提
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普遍服从善法
第23题: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第24题:
法治意味着政府本身要服从法律
法治应当包含排除专断,法律至上
法治就是法律制度的运行
法治意味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法治意味着良法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