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某种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A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B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相关职业的期限为三年至五年C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D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某种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B

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相关职业的期限为三年至五年

C

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D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某种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缓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缓刑是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视为执行完毕的制度
    B.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C.缓刑考察机关根据犯罪具体情况,可以同时禁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违反人民法院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即使缓刑考验期满后,仍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答案:D
    解析: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缓刑,属于刑罚暂缓执行,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注意需要与假释相区别,假释是考验期限届满,没有发生法定事由视为刑罚执行完毕的制度。A选项错误。缓刑是一种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刑罚制度,因此如没有发生法定情形就不会执行判决确定的刑罚,就没有判决执行之日。因此,《刑法》第73条第3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B选项错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在宣告缓刑时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禁止令必须与人民法院宣告缓刑的判决同时作出,而缓刑的考察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机构无权作出禁止令。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因此只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法规或禁止令情节严重,或者又犯新罪的,即使考验期满,仍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但是,如果是漏罪,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才能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D选项正确。

  • 第2题:

    关于职业禁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宣告死刑的犯罪分子,不可能再宣告职业禁止
    B.“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因其适用其他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故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C.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一定都属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
    D.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决定职业禁止的,在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均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职业禁止

    答案:C
    解析:
    ①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若被宣告死缓,在其减刑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后,可以宣告职业禁止。A 选项错误。②这是刑法做的授权性的规定,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 选项错误。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求和职业便利相关联,一定属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的犯罪。C 选项正确。④职业禁止的时间是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其刑期,期限为3年到5 年,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是针对主刑而言,而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是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开始。因此,职业禁止的执行应该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同时开始执行。D 选项错误。

  • 第3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 B、乙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C、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 D、丁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下列关于劳动保护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B、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C、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D、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管制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对犯罪分子作出下列哪些限制?()

    • A、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的活动
    • B、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离开特定的区域
    • C、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 D、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接触特定的人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下列关于职业纪律说法,正确的是()。

    • A、职业纪律是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 B、职业纪律是社会上各类人群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 C、职业纪律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 D、职业纪律是在校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的特定活动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二)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三)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四)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五)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 第8题:

    多选题
    对宣吿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禁止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禁止令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B

    人民法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行处罚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缓刑

    E

    宣吿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知识点已删除】根据《关于对判决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决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一类或几类人员。下列关于禁止接触特定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家属

    B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

    C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家属

    D

    禁止接触同案犯

    E

    禁止接触犯罪人近家属


    正确答案: B,E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B

    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C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D

    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即对这三种非监禁犯,均应当适用社区矫正。故A项错误。
    虽然管制犯、缓刑犯和假释犯依法要实行社区矫正.但并非意味对这三种犯罪分子都一样能适用禁止令。只有缓刑犯和管制犯才能适用相关禁止令,而《刑法修正案(八)》并未规定对假释犯适用禁止令,因为假释的目的是缓解长期监禁所造成的监狱化、促进其再社会化,若对其适用禁止令则显然与假释的目的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而c项正确。
    禁止令具体有三项内容,即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禁止犯罪分子进入特定区域与场所、禁止犯罪分子接触特定的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三项应根据具体案情,有针对性地适用,如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故D项正确。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缓刑、假释、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根据犯罪情况,对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同时依法宣告禁止令

    B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假释或者减刑

    C

    有立功表现且年满75周岁的人应当适用减刑

    D

    适用假释、减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

    E

    对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禁止令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解除特定的人的一种司法措施。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禁止令可以与假释同时适用

    B

    禁止令不得与主刑同时适用

    C

    禁止令可以与逮捕同时适用

    D

    禁止令可以与宣告缓刑同时适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禁止令。禁止令可以与管制和宣告缓刑同时适用。

  • 第13题:

    下列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职业良心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时特殊情感的“突然”发现
    B 职业良心是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强化职业规范而形成的
    C 职业良心是基于职业责任而产生的内在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
    D 职业良心是人类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禁止令是人民法晥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一种司法措施。桐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令可以与假释同时适用
    B..禁止令不得与主刑同时适用
    C.禁止令可以与逮捕同时适用
    D.禁止令可以与宣告缓刑同时适用

    答案:D
    解析: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同时宣告禁止令的,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第15题: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某种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 B、人民法院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相关职业的期限为三年至五年
    • C、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D、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在于()。

    • A、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 B、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 C、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 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关于减刑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决定
    • B、执行机关应当向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 C、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D、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 B、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 C、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 D、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不定项题
    关于减刑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决定

    B

    执行机关应当向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C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职业纪律说法,正确的是()
    A

    职业纪律是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B

    职业纪律是社会上各类人群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C

    职业纪律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D

    职业纪律是在校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一类或几类人员。下列关于禁止接触特定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
    A

    禁止接触同案犯

    B

    禁止接触犯罪人近亲属

    C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D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E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根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①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②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③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④禁止接触同案犯。⑤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 第22题:

    多选题
    对下列哪些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况,人民法院在判决或者裁定中,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

    D

    被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刑法》第38条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刑法》第72条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因此,对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禁止令。

  • 第23题:

    多选题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管制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对犯罪分子作出下列哪些限制?()
    A

    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的活动

    B

    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离开特定的区域

    C

    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D

    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接触特定的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管制时,同时可以宣告进行哪些行为禁止。参见《刑法》第38条第2款。

  • 第24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的特定活动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二)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三)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四)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五)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