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谱应覆盖葡萄球菌等的抗菌药物
一般预防细菌感染的用药疗程为术后2~5日
术后3~7日应用抗真菌药物
若患者为肺移植,应注意覆盖铜绿假单胞菌
若患者为胰腺移植患者,应覆盖皮肤及胃肠道菌群的抗生素
一般预防细菌感染的疗程为术后3~7日
第1题:
患者女,28岁,已婚未育,教师,因“发现HBsAg阳性2年,食欲减退、乏力1个月”来诊。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无乙型病毒性肝炎家族史。查体:无肝病面容,未见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HbcAb(+),HCV-Ab(-),HBV-DNA3.3×106copies/ml;ALT382U/L,SCr<35mmol/ml,TBil正常;ANA、ANCA、ESR、CRP正常范围。肝B型超声:慢性肝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2题:
患者男性,20岁,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终末期肝病”来诊。行肝移植术。因行免疫抑制治疗,围术期抗感染方案为氨苄西林/舒巴坦1.5g,每8小时1次。移植术后每周一、三、五口服增效联磺片(TMP-SMX)1片;制霉菌素5ml,每日3次;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缬更昔洛韦900mg,每日1次。术中予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10000U,术后8日每日予10000U。患者感染的最高时段通常为()
第3题:
患者女性,72岁,因“右侧甲状腺结节;糖尿病”来诊。择期行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围术期预防用药可选择的药物是()
第4题:
患者男,45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行肝移植术,术后第7天出现发热,右上腹胀痛,分泌胆汁颜色变淡。此时首选的治疗为()。(提示:若患者T管造影显示为吻合口狭窄。)
第5题: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第6题: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入院治疗,疑诊为乙型脑炎,需做脑脊液检查,请你施行腰椎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
第7题:
术前使用1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3~4小时加用1次,术后使用1周
手术开始后使用1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1~2小时加用1次,术后使用3~5天
术前使用1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3~4小时加用1次,术后使用3~5天
手术开始后使用1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1~2小时加用1次,术后使用1周
术前使用1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1~2小时加用1次,术后使用1周
第8题: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
植骨术
根向复位瓣术
根分叉成形术
牙半切术
第9题:
白色念珠菌
曲霉菌
毛霉菌
酵母菌
新生隐球菌
第10题:
胆肠吻合术
再次肝移植
内镜介入治疗
药物保肝治疗
胆管冲洗
血浆置换
第11题:
唇粘连术
唇系带修复术
牙槽突裂植骨术
正颌外科手术
鼻畸形矫正术
第12题: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头孢曲松
甲硝唑
磺苄西林
第13题:
患者女,57岁,因“肝炎、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中引起低温的原因除外()
第14题:
患者男性,20岁,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终末期肝病”来诊。行肝移植术。因行免疫抑制治疗,围术期抗感染方案为氨苄西林/舒巴坦1.5g,每8小时1次。移植术后每周一、三、五口服增效联磺片(TMP-SMX)1片;制霉菌素5ml,每日3次;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缬更昔洛韦900mg,每日1次。术中予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10000U,术后8日每日予10000U。上述治疗的理论基础是()
第15题:
患者男性,75岁,因“严重腹痛,恶心伴呕吐”来诊。查体:体温39.3℃。诊断:急性胆囊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围术期预防用药应选择的药物是()
第16题:
乙肝后肝硬化行肝移植术,术后常规预防乙肝复发的治疗方案为( )
第17题:
男性,68岁,因跛行1年,活动能力受限,拟行主动脉-双股动脉搭桥手术。既往6年前心梗,之后间断心绞痛发作。糖尿病,高脂血症。目前使用药物:阿司匹林、长效硝酸酯类药、降糖药、低分子肝素。该患者拟行手术及围术期心血管风险为()。
第18题:
尿道扩张
抗生素抗感染
物理治疗
手术
应用激素类药物
第19题:
细菌感染
急性排斥反应
药物热
术后发热
真菌感染
病毒感染
第20题:
病毒性肝衰竭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包括药物、毒物、手术、创伤、过敏等)
晚期肝病肝移植围术期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内科治疗无效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第21题:
卡泊芬净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伏立康唑
罗红霉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曲松
第22题:
第23题:
胸部X线片
血培养
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
腹部CT
降钙素原检测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