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公路在变坡点为什么要设竖曲线?”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路纵断面的基本参数包括最大允许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与()。

    • A、曲线半径
    • B、竖曲线
    • C、起坡点
    • D、缓和坡段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其高程为499.81m,其中i1=0.05,i2=-0.03,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标高要求为497.85m。 试 (1)确定该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2)计算K5+600处路基设计标高 (3)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正确答案: ω=i2-i1=-0.03-0.05=-0.08该竖曲线为凸性
    由题可知,该竖曲线的外距E=499.81-497.85=1.96m
    由E=Rω2/8可得,R=8E/ω2=8*1.96/(0.08)2=2450m,则
    L=Rω=2450*0.08=196m
    T=L/2=98m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5+590)-T=K5+492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499.81-T*i1=499.81-98*0.05=494.91m
    K5+600处
    横距x=(K5+600)-(K5+492)=108m
    竖距h1=x2/2R=1082/(2*2450)=2.38m
    切线高程=494.91+108*0.05=500.31m
    设计高程=500.38–2.38=497.93m

  • 第3题: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

    • A、三次抛物线
    • B、双曲线
    • C、对数曲线
    • D、二次抛物线形式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竖曲线(或变坡点)与()均不得重叠设置。

    • A、缓和曲线
    • B、道岔
    • C、调节器
    • D、平面圆曲线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正确答案:K1+140

  • 第6题:

    公路在变坡点为什么要设竖曲线?


    正确答案: 因为当汽车经变坡点时,如果没有竖曲线予以缓冲,则车辆将受到震动,行驶速度越高,变坡角越大,则震动越剧烈,此外,凸形变坡点还影响行车视距,因而要设置竖曲线。

  • 第7题:

    在公路纵坡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缓和冲击和保证行车视距
    • B、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 C、为了提高行车速度
    • D、为了排水畅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平坡、上坡、下坡和()组成。

    • A、平曲线
    • B、竖曲线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
    A

    三次抛物线

    B

    双曲线

    C

    对数曲线

    D

    二次抛物线形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
    A

    竖曲线

    B

    平曲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 40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公路纵断面的基本参数包括最大允许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与()。
    A

    曲线半径

    B

    竖曲线

    C

    起坡点

    D

    缓和坡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4000

  • 第14题:

    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

    •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 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
    • 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
    • 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
    • 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正确答案:A,E

  • 第15题:

    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0设计一变坡点,标高为20.88,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分别为i1=-3.5%,i2=1.8%,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5000m,试计算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K12+200处的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竖曲线要素
    ω=i2-i1=1.8%-(-3.5%)=5.3%该竖曲线为凹性
    L=Rω=5000*5.3%=265m
    T=L/2=132.5m
    E=T2/2R=1.76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12+180)-T=K12+047.5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20.88+T*i1=20.88+132.5*3.5%=25.52m
    边坡点K12+180处
    设计标高为:20.88+E=20.88+1.76=22.64m
    K12+200处
    横距x=(K12+200)-(K12+047.5)=152.5m
    竖距h=x2/2R=152.52/(2*5000)=2.33m
    切线高程=25.52-152.5*3.5%=20.18m
    设计高程=20.18+2.33=22.51m

  • 第17题:

    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


    正确答案: 在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顺及视距所设置竖向曲线称为竖曲线。
    其作用如下:
    1、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作用;
    2、确保公路纵向行车视距;
    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 第18题:

    竖曲线符号的中点是()。

    • A、竖曲线的起点
    • B、竖曲线的终点
    • C、竖曲线的起点或终点
    • D、两纵坡线的变坡点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

    • A、竖曲线
    • B、平曲线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设在桩号K2+600处设一竖曲线变坡点,高程100.00m。i1=1%,i2 =-2%,竖曲线半径3500m,则桩号K2+560处竖曲线高程为()。
    A

    98.778m

    B

    99.778m

    C

    98.578m

    D

    99.578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线路上为什么要设竖曲线?

    正确答案: 线路纵断面是由许多直线段连接而成,其衔接点为凸凹形,当两相连直线段之坡度的代数差达到某一规定数值时,则应在两相邻坡段之间用同一圆顺的曲线连接之,以改善列车的运行条件,这一在线路纵断面上的连接曲线,即为竖曲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
    A

    转点

    B

    交点

    C

    竖曲线

    D

    平曲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竖曲线符号的中点是()。
    A

    竖曲线的起点

    B

    竖曲线的终点

    C

    竖曲线的起点或终点

    D

    两纵坡线的变坡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