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学中,效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与实测值变异之比
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内容效度具有可靠的数量指标,因而各测验间的相互比较容易
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
效标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因此又称实证效度
第1题:
报告测验分数应遵循( )。
A.不应告诉被试其测量结果是和什么常模团体进行比较
B.不应告知被试所作测验是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C.最好不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及其亲友,而是报告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D.拒绝当事人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简述信度对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
第7题: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必须把它们转化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那么这种通过统计方法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上的分数称为()。
第8题: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常用信度系数来表示。下列关于信度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
为了使受测者本人以及与受测者有关的人,如家人、老师、雇主等,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
第10题:
标准分数
百分等级
参照分数
导出分数
原始分数
第11题:
信度系数是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
信度系数可以通过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等6种方法计算得到
信度系数可以用来评价测验以及解释分数等
信度系数与样本团体的异质性有关,样本越异质,则信度系数越低
被试样本、测验长度以及难度等都会影响测验的信度系数
第12题:
应告知分数的解释,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保证当事人知道该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与什么团体比较,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考虑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让当事人积极地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13题:
报告测验分数( )。
A.应告知被试所作测验是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B.要考虑测验分数可能给被试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C.不应告诉被试其测量结果是和什么常模团体进行比较
D.需使被试知道如何运用其分数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下列关于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在分数解释的过程中,往往要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常模参照分数就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做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的相对位置来解释报告他的成绩。那么,下列关于常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第20题:
关于测验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1题:
常模团体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在编制常模时,必须清楚说明所要测量群体的性质与特征,如年龄、性别等
样本大小要适当,而取样过程不必详细描述
注意常模的时间性
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
第22题:
测验分数的解释不必考虑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
使用常模可以对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
不同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比较不同测验的分数时要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
第23题:
在测量学中,效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与实测值变异之比
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内容效度具有可靠的数量指标,因而各测验间的相互比较容易
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
效标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因此又称实证效度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