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混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第1题: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的实验,下列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第5题:
为了从粗盐(其中含K+、Ca2+、Mg2+、SO42-及泥沙等杂质)中提纯得到氯化钠,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一系列操作。在提纯过程中,在加入相应试剂后,都会把溶液加热至微沸,并保持一段时间,为什么呢?
第6题: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042-及泥涉,可将粗盐溶于不,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0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第7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是初中生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是()。
第8题:
粗盐提纯实验有几步操作?在各步操作中玻璃棒各起什么作用?
第9题:
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 ④计算; ⑤溶解; ⑥干燥。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第10题: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将表面未处理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速率过慢--没用玻璃棒引流
第11题:
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粗食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浓缩时不能蒸干的主要原因是()。
第16题:
为了从粗盐(其中含K+、Ca2+、Mg2+、SO42-及泥沙等杂质)中提纯得到氯化钠,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一系列操作。请将这些操作简要地写在下面空白处。
第17题: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第20题:
粗食盐的提纯时,蒸发结晶时浓缩至稀粥状稠液为止,不可蒸干。
第21题:
把混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第22题:
④①⑤
⑤②③⑥
⑤②③⑥④①⑤
④①⑤②③⑥⑤
第23题:
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粗盐的提纯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
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第24题: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成纯净物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