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

题目
问答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相似考题

1.某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大模板施工,该工程共 8 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 3m 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 4m。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查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保护”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 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1. 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 该项目部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 指出该项目现场配电方式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 事件一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 5. 事件二有哪些违章之处?

2.背景: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采用“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 1.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是否合理 试说明理由。 2.该项目部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该项目现场配电方式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4.事件一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 并说明理由。 5.事件二有哪些违章之处

3.背景: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平方米。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问题(1)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3)事件二中,指出共有哪些违章作业?(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4.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 (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问题:1.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2.该项目部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括哪些内容?3.该项目现场配电方式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4.事件一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5.事件二有哪些违章之处?

更多“问答题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 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nv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 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 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吋道路2. 5m。 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丁至第4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施工单位聘 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 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脚手架外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 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丁.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操作过 程中钢管不慎从高处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安全帽被击穿,张某头部严重 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査属于施工质量问 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丁单位认为已通过竣T.验收并完成 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1.指出背景资料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 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3.事件二中,指出有哪些违章作业(至少列举三项)?
    4-事件三中,业主认为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 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 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不妥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
    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不妥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 5m。
    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
    不妥之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理由:施工现场宜使用“三级配电、二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不需要处理。
    理由:经符合规定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鉴定结论是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 此该质量问题不需进行处理。
    如需要处理,可采取的方式为: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 建等。
    3.事件二中,违章作业主要有:
    1)架子丁班长违章指挥工人作业;
    2)工人混岗作业,木工不能承担脚手架的拆除作业;
    3)架子T.班长违章指挥,木丁王某有权也应该予以拒绝;
    4)拆除工作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
    5)拆除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警戒区,并清空拆除区域下方人员。
    4.事件三中:
    业主认为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是正确的。
    理由: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丁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须免费 维修。
    业主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业主要求原施丁.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业主再请第三方维修 合理。
    所发生的维修费用应从原施T.单位的质量保修金中扣取。

  • 第2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割作业前应办理什么证件?


    正确答案: 焊割作业前应办理现场施工动用的审批手续、操作证和用火证。

  • 第3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该工程消防通道设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该工程消防车道设臵不合理,消防车道要求不小于3.5m。(本案例中将临时道路兼作消防车道3m)

  • 第4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须免费维修。
    业主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业主要求原施工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业主再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 第5题:

    某住宅小区工程基坑南北长400m,东西宽200m。沿基坑四周设置3、5m宽环形临时施工道路(兼临时消防车道),道路离基坑边沿3m,并沿基坑支护体系上口设置6个临时消火栓。监理工程师认为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整改。 该工程中有一栋高层住宅结构为28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两台塔式起重机。工地环行道路一侧设临时用水、用电,不建现场民工住房和现场混凝土搅拌站。 问题 进行塔楼施工平面图设计时,以上设施布置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布置顺序是:
    确定起重机的位置、定材料和构件堆场、布置道路、布置水电管线。

  • 第6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该工程消防通道设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该工程消防车道设臵不合理,消防车道要求不小于3.5m。(本案例中将临时道路兼作消防车道3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割作业前须做哪些消防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焊割作业前,现场需要消防准备工作,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①动用明火前,需要清理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
    ②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制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确保施工安全。
    ③必须在顶棚内进行焊割作业时,应事先与消防部门商定,妥善布臵防火措施后,方可施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一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对该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可不做处理。
    原因是该质量问题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之后,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该质量问题无须进行处理。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施工过程中质量验收不合格时的处理。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 第9题:

    问答题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二有哪些违章之处?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违章之处主要有:
    (1)架子工班长违章指挥工人作业;
    (2)工人混岗作业,木工不能担任拆除作业;
    (3)木工王某听从了架子工班长的违章指挥,他有权拒绝;
    (4)拆除工作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
    (5)拆除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警戒区,拆除区域下方站人。
    解析: 本题考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问题。 各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所以应根据工种安排作业,同时拆除工作必须经过管理程序批准后按方案作业.工人对于违章指挥有权拒绝。

  • 第10题:

    问答题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项目现场配电方式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妥之处:“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不妥;
    正确做法:采用“三级配电、两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解析: 根据《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采用两级漏电保护系统。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
    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不妥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
    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不妥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
    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
    不妥之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理由:施工现场宜使用“三级配电、三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不妥之五: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人使用的,且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理由: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有停用3个月以上、转换现场、大电流短路掉闸情况之一,漏电保护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专用检测仪重新检测,其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项目部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括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用电技术交底资料;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项目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的相关内容。 项目部应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括: (1)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2)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3)用电技术交底资料; (4)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5)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6)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7)定期检(复)查表; (8)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 第13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割作业前须做哪些消防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焊割作业前,现场需要消防准备工作,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①动用明火前,需要清理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
    ②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制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确保施工安全。
    ③必须在顶棚内进行焊割作业时,应事先与消防部门商定,妥善布臵防火措施后,方可施工。

  • 第14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接车间内氧气瓶和乙炔瓶存放有无不妥之处,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妥。氧气瓶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本案例中将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在同一房角,2名工人正在进行电焊作业,显然氧气瓶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足5m,且工人在车间内吸烟,存在安全隐患。

  • 第15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可不做处理;
    理由: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之后,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该质量问题不需进行处理。
    如需要处理,可采取的方式为: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 第16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
    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不妥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
    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不妥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
    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
    不妥之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理由:施工现场宜使用“三级配电、三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不妥之五: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人使用的,且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理由: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有停用3个月以上、转换现场、大电流短路掉闸情况之一,漏电保护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专用检测仪重新检测,其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 第17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适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査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1.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 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3.事件二中,指出共有哪些违章作业? 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1.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不妥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不妥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
    不妥之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理由:施工现场宜使用“三级配电、三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不妥之五: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人使用的,且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理由: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有停用3个月以上、转换现场、大电流短路掉闸情况之一,漏电保护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专用检测仪重新检测,其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投人使用。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可不做处理
    理由: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之后,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该质量问题不需进行处理。
    如需要处理,可采取的方式为: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3.事件二中,违章作业主要有:
    ①架子工班长违章指挥工人作业;
    ②工人混岗作业,木工不能担任拆除作业;
    ③木工王某听从了架子工班长的违章指挥,他有权拒绝;
    ④拆除工作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
    ⑤拆除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警戒区,拆除区域下方站人。
    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需免费维修。业主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业主要求原施工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业主再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接车间内氧气瓶和乙炔瓶存放有无不妥之处,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妥。氧气瓶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本案例中将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在同一房角,2名工人正在进行电焊作业,显然氧气瓶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足5m,且工人在车间内吸烟,存在安全隐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不合理。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距离在建工程不宜小于5m。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 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1)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道尽头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2)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3)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除设置回车场外,还应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 3)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住宅工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工程,施工场地小,现场道路按宽3M兼做消防道路,路基夯实,上铺150㎜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有一个8M×6M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2瓶乙炔,分别放臵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在抽烟。 焊割作业前应办理什么证件?

    正确答案: 焊割作业前应办理现场施工动用的审批手续、操作证和用火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住宅小区工程基坑南北长400m,东西宽200m。沿基坑四周设置3、5m宽环形临时施工道路(兼临时消防车道),道路离基坑边沿3m,并沿基坑支护体系上口设置6个临时消火栓。监理工程师认为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整改。 该工程中有一栋高层住宅结构为28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两台塔式起重机。工地环行道路一侧设临时用水、用电,不建现场民工住房和现场混凝土搅拌站。 问题 进行塔楼施工平面图设计时,以上设施布置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布置顺序是:
    确定起重机的位置、定材料和构件堆场、布置道路、布置水电管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NNIN地Nd,,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问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 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使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须免费维修。
    业主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业主要求原施工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业主再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适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査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1.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 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3.事件二中,指出共有哪些违章作业? 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1.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至少不小于4m;
    不妥之二: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物4m理由:消火栓距拟建的建筑要求不小于5m;
    不妥之三: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理由:消火栓距临时道路不大于2m;
    不妥之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理由:施工现场宜使用“三级配电、三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不妥之五: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人使用的,且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理由: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有停用3个月以上、转换现场、大电流短路掉闸情况之一,漏电保护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专用检测仪重新检测,其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投人使用。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可不做处理
    理由: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之后,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该质量问题不需进行处理。
    如需要处理,可采取的方式为: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3.事件二中,违章作业主要有:
    ①架子工班长违章指挥工人作业;
    ②工人混岗作业,木工不能担任拆除作业;
    ③木工王某听从了架子工班长的违章指挥,他有权拒绝;
    ④拆除工作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
    ⑤拆除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警戒区,拆除区域下方站人。
    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需免费维修。业主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业主要求原施工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业主再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解析: 暂无解析